中國虎網 2014/4/18 0:00:00 來源:
未知
雖然在新一輪醫改中,相比處于“水深火熱”中的藥品行業,醫療器械行業受政策影響較小。不過,自去年以來,針對醫療器械行業的政策出臺速度加快,不少省份也相繼探索省級醫用耗材和試劑集中采購。
“
藥品招標的昨天就是醫療器械行業招標的今天,藥品招標探索的方向也是醫療器械招標的明天。”九州通業務總裁耿鴻武在由中國
醫藥物資協會舉辦的第五屆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論壇上表示。
進入“政策年”
據統計,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已占據醫藥市場總規模的42%,并有擴大之勢。而我國藥品與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的比例約為1:0.21。可以預見,未來十 年甚至是二三十年時間里,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將是一個不斷擴容的大市場。“未來幾年,縣級醫院的發展將帶動醫療領域的市場擴容。”耿鴻武認為。
另一方面,數量多、規模小、行業集中度低、科研投入不足、創新能力弱等仍然是醫療器械行業難以回避的尷尬。
不過,從去年到今年,針對醫療器械行業的政策出臺速度明顯加快,覆蓋了從研發、審批、生產、銷售到使用的每一個環節。僅今年前4月就有5個政策文件出 臺,包括備受關注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試行)》、《醫療器械“五整治”專項行動方案》等。此外,還有7個政策征求意 見稿出臺,更多的配套性規范還會陸續出臺。
“可以看出,新一輪的醫療器械監管工作以安全為主,鼓勵創新和并購重組。”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療器械分會秘書長陳紅彥在會上表示,2014年將是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壯大的變革年,并購重組依然是重頭戲。
耿鴻武則指出,2014年對醫療器械行業是政策年,降價、控費、招標、治賄將是對醫療器械行業有較大影響的四個關鍵。“近期和中期集中采購對高值耗材控費的影響較大,醫保的壓力、按病種付費等,致使醫院選擇適宜性產品。”
集中采購借鑒藥品招標
部分高值醫用耗材的價格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自2010年起,部分省份嘗試性開展了以省為單位的部分高值耗材集中采購模式。目前看,高值醫用耗材的集中采購模式基本借鑒了藥品招標采購。
去年年初,國家衛計委等6部門聯合發布《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工作規范(試行)》,明確對高值醫用耗材探索實施省級集中招標,并提出“帶量采購、量價掛鉤”的采購模式。這與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的64號文精神和導向基本一致。
近日下發的《關于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意見》也明確提出,縣級公立醫院和高值醫用耗材生產經營
企業必須通過省級集中采購平臺開展網上交易。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鼓勵采購國產高值醫用耗材。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江蘇、湖南、浙江、福建等14個省已經開始或即將招標,內蒙古、河南、河北等7個省已經探討了以省為單位的集中采購。
從集中采購的模式看,河南、北京、內蒙古、福建等地省級醫用耗材和試劑集中采購采用綜合評議法,廣西、湖南、浙江、青海、遼寧、江蘇等地省級醫用耗材 和試劑集中采購采用“雙信封”。其中,浙江省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實行“省市聯動”,提高醫用耗材采購數據的公開與共享;江蘇省則引入了“帶量采購”這一殺價 利器。
隨著集中采購在全國推開,醫療器械或將面臨降低壓力。浙江、河南兩省的招標價降幅分別達到15%和25%。
深圳一位醫療器械
代理商 告訴記者,從分散招標到集中招標,企業的風險更大,價格壓力會更大,難度也會更大。“現在主要還是高值耗材進行集中采購,未來更多高值耗材品類和低值耗材 納入集中采購是個趨勢。這對政府關系的管理提出很高的要求,各省的招標采購模式不一,各省間同類產品的價格差異也較大,低值耗材的企業應提前做好準備。”
另有企業人士表示,更期待能提高采購透明度,在質量層次的劃分和評議上多給國產醫械一些扶持。
“醫用耗材集中采購與藥品集中采購相比有幾個特點:產品集中度高,選擇度小;產品種類復雜,企業壟斷性強;產品臨床依賴度大,企業博弈優勢明顯。在專家評議這塊,醫械比藥品更加嚴格。”耿鴻武提出,
醫療器械集 中采購需要關注以下幾個要點:一是價格規則,限價規則和基準價的確定;二是評價方式,包括綜合評議法和雙信封,技術標和商務標,質量價格服務和信譽;三是 分組和質量層次,根據層次、目錄名稱、規格型號將投標產品劃分不同競價組,以組為單位進行評審和淘汰,以及按照投標產品在臨床使用科室或專業的不同進行分 組評審;四是配送選用,誰來選,選多少,需要什么條件和責任?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