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4/8/29 0:00:00 來源:
未知
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新醫改的一個重要內容,包括建立健康檔案、慢性病管理等11大項內容,主要由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免費為居民提供,項目經費由財政予以保障。公共衛生究竟怎么做,才能讓老百姓受益?近日,記者赴湖北、重慶等地進行了采訪。從本期開始,我們推出連續報道,敬請關注。
——編者
看病建檔,移動端隨時更新
依托信息系統,通過自然就醫的方式建檔,絕大部分人群只要每年就醫一次,就可為其建立完整的電子健康檔案
湖北潛江市積玉口鎮古城村居民張連香患有高血壓,近日,她來到鎮衛生院,準備讓醫生看看并調調藥。廖志勇醫生幫她測量了血壓,打開信息系統后,系統提示張連香是慢性病管理重點人群,已經有健康檔案。廖志勇調出她的健康檔案,更新了檢查數據,寫上新的診療記錄,一份健康檔案更新完成。
廖志勇介紹,若就診者屬于0至6歲兒童、孕產婦、65歲以上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和重癥精神病人等重點人群管理范圍,系統自動提醒醫生做好相關服務。居民接受診療過程中的就診、處方、檢查等全部實現信息化,自動生成文檔,建立或更新健康檔案。
這就是潛江建立健康檔案的方法——“醫衛結合”,即在日常診療服務中,每位接診醫生根據現有居民健康檔案做出臨床診斷的同時,也同步檢索健康檔案的完成情況,對須新建的、更新完善的、須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居民,分別采取跟進措施。
“依托信息系統,通過自然就醫的方式建檔,絕大部分人群只要每年就醫1次,就可為其建立完整的電子健康檔案,3年左右可讓90%以上的人群通過自然就醫,建立真實、完整、可連續使用的電子健康檔案,解決了建檔人工采集困難、檔案記錄不全、更新不及時、信息不真實、瀏覽不暢通等問題,全面提高了健康檔案的質量。”潛江市副市長王玉梅說。
據她介紹,潛江在項目實施初期,也是和別的地方一樣,一批公衛人員走村入戶、主動上門建檔。這種單一的建檔方式受到服務條件、人員技術水平、人員數量、服務成本等因素制約,效果不明顯,群眾信任度低,認為公衛醫生只是走過場,采取不配合、不耐煩甚至回避的態度。檔案有效利用率不高,只停留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檢查考核中,醫生往往為“建檔而建檔”。
為解決以上一系列問題,2012年起,潛江探索出“醫衛結合”的模式。政府投入145萬元建立市級衛生信息數據服務中心,投入900萬元為基層添置電腦、打印機等硬件設施,投入195萬元開發應用軟件,并與電信部門簽訂通訊業務合作協議,明確各級醫療機構的帶寬
標準,開發出應用系統軟件,具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服務、綜合查詢、統計分析等多種模塊功能。開通醫務通管理平臺,引入3G智能手機,其中的公衛醫生工作站具備自動提醒功能,接診醫生或責任村醫通過手機隨時隨地進行動態管理,錄入隨訪信息等。
“錢隨事走”,讓醫生有干頭
無論是村醫還是鎮衛生院臨床醫生接診,誰在信息系統發現慢病患者等服務對象的服務項目未完成,都可以對其進行服務,建立或更新檔案,經考核后兌現補助
幾天前,因為包片的醫生說血糖指標不穩定,花亭村居民唐冒忠來到村衛生室換點藥。村醫周定安打開信息系統,記者看到,唐冒忠的健康檔案在2010年6月就建立了,之后所有的就診、檢查、服藥、隨訪信息一目了然。
據積玉口鎮衛生院院長孫德江介紹,無論更新的是衛生院醫生還是衛生室村醫每更新一次健康檔案可以有3元的收入。僅此一項,去年周定安就收入3000多元的公共衛生工作經費補助,由于工作成績突出,還得到5000元的公衛獎勵金。在他一年2萬多元的收入中,這部分收入占了近一半。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