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5/27 0:00:00 來源:
未知
在南岸,傳統中醫煥發新生機 我區通過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現場評審
記者 王寧
南岸區中醫院的國醫館里,前來求診的市民在診室門前排起了隊,然而就在幾年前,這里的中醫日門診量還不到30人。傳承了上千年的中醫在今時今日 煥發出了新生機,南岸是如何做到的?答案是,一方面加大政府投入,讓市民得到中醫的方便與實惠,另一方面大力發揮中醫的養生保健功能,滿足群眾健康需求。
南岸的做法無疑是成功的,去年底,我區成功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現場評審,有望獲評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中醫報銷比例高
名醫天天滿診
在南坪后堡一片蔥蘢的黃桷樹掩映中,是一扇又一扇雕花門窗,木質牌匾、木質牌坊讓人以為置身一間古典茶室,這里正是南岸區中醫院的國醫館。推門而入,煎藥室里散發的中藥湯氣彌漫在空氣中。11個診室分別命名為一貫軒、二妙居、三仁齋等,充滿了濃濃的中國味。
正在“二妙居”候診的陳曼梅家住彈子石,她說,國醫館的環境好,醫生的醫術好,這幾年有個什么頭疼腦熱的都到這里來看病。更重要的是,中醫的報銷比例更高。
據了解,過去三年,我區累計投入5000余萬元提高中醫醫保報銷比例,城鎮居民醫保提高10%,職工醫保提高2%,特病患者的中藥類報銷比例更 是達到了90%以上,同時,我區還在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機構和村衛生室實施中成藥和中藥飲片零差率銷售。區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相對西醫而言,中醫對服 務條件要求不高,常見病中藥治療價格相對較低,據統計,區中醫門診費用較西醫門診低40%。
70歲高齡的名老中醫夏中和在南岸區中醫院國醫館內坐診,他同時還是我區全國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的負責人。已行醫近40年的夏中和對腫瘤、糖尿 病和脾胃病的治療有著豐富的經驗。夏中和的大徒弟田由武介紹:“師傅的問診率十分高,每次都是掛滿,一般都是在中午1點之后才吃午飯。”
南岸區中醫院院長周錫國說,我們醫院每天平均接診量達到200人左右。群眾看病選擇中醫藥、使用中醫藥的健康意識逐漸形成。
服務網絡全覆蓋
家門口有中醫
中醫報銷率高的優勢在基層更為明顯,峽口鎮衛生院負責人說,鎮里居民很認可中醫,認為中醫不僅報銷比例比西醫高,同時副作用也更小。峽口鎮居民陳朝福說,之前患上感冒到鎮衛生院輸水用了50多元,而同樣的病開兩幅中藥還不超過30元。
為了讓居民能就近看上中醫,我區還建立起以區中醫院為龍頭,覆蓋社區、村社的中醫藥服務網絡,并基本實現了城鄉全覆蓋。
近年來,我區財政投入專項資金,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鎮衛生院新建了12個中醫館。每個中醫館都配備有中藥柜、煎藥機、常用康復等中醫藥服務設 備,同時,40%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具備條件的村衛生室以及民營中醫坐堂醫診所設立了近100個中醫診療室,實現了全區中醫藥服務網絡的全覆蓋。
峽口鎮衛生院負責人說,衛生院擴充中藥服務能力之后,群眾對中醫的需求一下子就被激發出來了,衛生院為了適應農村群眾起床較早的習慣,每天7點就開門,通常是一開門就有病人來看病。
在南岸,信中醫、愛中醫的群眾越來越多,“中醫藥的養生保健功能非常契合群眾的健康需求”,周錫國說,“只有不斷加強中醫藥技術開發,豐富中醫藥內涵,拓展中醫藥服務范圍,才能滿足群眾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
據介紹,區中醫院國醫館等13個中醫館以及近100個中醫診療室大力發揮中醫在預防保健方面的優勢,群眾來院看病建健康檔案,對其進行中醫體質辨識服務,目前服務率達到80%以上。
我區還將中醫“治未病”理論和方法運用于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和孕產婦、老年人、婦幼、亞健康等重點人群健康管理上,對高血壓、Ⅱ型糖尿病和腦卒中 等常見慢性病實施中西醫一體化干預和菜單式管理服務等。此外,我區還依托社區康復服務網絡,運用中醫藥技術為中風和肢殘等患者在社區提供方便、有效的康復 治療服務。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