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8/31 0:00:00 來源:
未知
本報訊剛剛結束的里約奧運會,“菲魚”等外籍運動員帶著拔罐的印記參賽,讓中國的拔罐在國際上“火了”一把。如何傳承和保護中醫藥“國粹”?昨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會議審議《中醫藥法(草案)》,對草案中涉及的諸多問題“把脈”。
【保護】中醫藥人才斷檔,應搶救中醫“偏方”
人才斷檔、青黃不接……這些都阻擋著我國中醫藥的發展。昨日,中醫的傳承和發展,成為審議現場的熱點。
“綜合醫院設置中醫專業在醫院的比例,應該有一個底線,否則中醫藥治療就無法落地。”朱發忠委員說,由于每個省只有一個中醫醫院,中醫藥大學生就業非常困難。“沒有中醫人才,想要發展很難。”
辜勝阻委員也說,調研中發現,中醫藥人才的斷層、斷代、后繼無人問題非常嚴重,人才體系完全不能適應中醫藥發展的需要,建議建立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
一方面是年輕中醫藥人才斷檔,另一方面優秀老中醫卻越來越少。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崔世平建議,讓現代技術為老傳統服務,將一些老中醫的把脈、開藥方的整個過程錄下來,“一百年后,年輕人還可以受惠”。
此外,吉炳軒副委員長建議,要依法支持和保護千百年來大量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民間“偏方”和“方藥”。他建議有關部門應組織專門的力量,對散落在民間的傳統中醫的好方、好藥進行搜集整理,以繼續造福人類。
【藥材】對藥材質量監管,進行細化規定
藥材好,藥才好。審議現場,不少常委會組成人員關注到中藥的藥材質量問題。
吉炳軒副委員長說,要依法保護中藥的生產,以保證中藥的特有品質。“中醫治病一靠醫術,二靠醫藥。近代以來,中醫聲望不斷下降、市場不斷萎縮,與一些中藥的質量下降有很大關系。”他認為,要振興中醫,就必須振興中藥。
對此,王其江委員建議,要對藥材的質量監管作出具體的可操作性的規定。吳恒委員還 建議,國家對道地中藥材的采集、儲存、初加工及藥材現貨交易場所的環境建立國家標準。“現在,許多地方從育苗到農戶種植、收購、倉儲、交易、檢驗都有很好 的規定和設施建設。但同時,特別是交易、藥材存放等環節,存在一些不規范的行為。”
此外,委員們還關注了其他問題。
草案規定,以師承方式學習或者經過多年實踐醫術確有專長的人員,需至少2名中醫師推薦,考核合格可取得醫師資格。
王其江委員說,“經過多年實踐”的表述比較模糊,應明確規定最低年限,“比如五年或者更長時間”。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