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似乎不是在做生意,而是在做科研。”江中制藥集團董事長鐘虹光笑稱,企業有些“不務正業”。這句調侃,透露出江中制藥快速發展的秘訣。
30多年間,從資產不足百萬、年銷售幾十萬元的作坊式校辦藥廠,到總資產60億元、年收入40億元的現代化中醫藥集團,江中制藥秉承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理念,企業迅速成長。
研發經費占銷售額4%以上
具有中成藥健胃消食片生產資質的制藥企業,全國有40家左右。江中牌健胃消食片年銷售額,近幾年保持在15億—18億元,單品市場份額80%以上,常年位居消化類非處方藥第一名。
中成藥健胃消食片的原料成分及生產工藝,既不復雜也不保密。誕生20多年,江中牌健胃消食片為何能一路趕超同類對手,并打敗消化類非處方西藥?
“名稱一直沒有變過,但原料、配比、生產工藝、造型、包裝等環節,科研團隊不停優化改進。”消食片項目負責人表示,2003—2008年,科研團隊對生產工藝流程進行了顛覆性革新。
每年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4%以上,以非處方藥、食療產品、保健品為主的江中制藥遠超其他同類藥企。2002年起,江中制藥先后投資2億元,與軍事醫學科學院在蛋白質組學領域開展戰略合作。
既能“高大上”,又能“接地氣”,在產品研發上江中制藥不斷創新。
參靈草營養液、猴姑餅干、藍枸飲料……這些食療產品,如今成為江中制藥重點發展方向。鐘虹光表示,食療產品既保持營養美味又能顯著改善健康,是對普通食品的升級。
“江中食療首先是理念創新,選用藥食兩用原料,用制藥的工藝和技術通過臨床觀察來反復驗證。”藥食部總監李斌介紹。
各工序用水全部達到醫藥用水標準
走進江中藥谷液體制劑車間,生產線通透明亮,只看到上百只機械手,看不到一個員工。搬運物料貨品,全部是智能運輸小車。今年6月,該車間被工信部評為“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生產基地,每道工序都有其獨特之處。
傳 統中藥提取,車間內滿是藥渣,藥味四溢;而江中藥谷液體制劑車間采用自動吊籃式動態提取技術,密閉環境里高效提取中藥材成分。固液分離工序,通過膜分離設 備進行超濾,將大分子雜質等無效成分去除。配料則在全封閉環境中完成,系統自動控制酸堿度、溫度、電導率等關鍵工藝參數。
車間主任鐘志堅介紹,整條生產線的技術工藝路線由江中制藥設計確定。在全球采購最先進專業設備后,江中制藥團隊自主研發出生產控制系統,將來自德國、美國等各類設備有效集成創新,形成了國際一流的智能制造生產線。
車間用水采用二級反滲透工藝,對飲用水源進行處理后形成純化水。“各工序用水全部達到醫藥用水標準,也就是注射液用水的要求,保證產品高品質。”鐘志堅表示。
制造基地保持原生態環境
坐落于江西南昌市灣里區的3000多畝制造基地,保持著原生態環境。樹木茂盛,湖泊清澈,放眼看去處處綠意,名副其實的“中國最美工廠”。
1993年,不砍樹不填塘,依山就勢,江中制藥在這里的幾處山窩平地建起了制藥車間。固體制劑車間廠房保留8塊植物綠地,液體制劑車間山坡草地掩映。
“周邊青山綠水,空氣和水質非常好,這里是生產中醫藥的最佳地方。”江中制藥制造基地總經理羅文華說,基地建設初期污水處理站就設計為中水回收利用,生產中主動使用清潔能源天然氣。
“降低包衣機的生產風量、送風溫度,通過不斷摸索,包衣機清洗后烘干時間縮短30分鐘;縮短制粒機洗、烘鍋時間,當年累計節省蒸汽 2800多噸,節省用電127000多度。”羅文華說,精益制造不僅帶來可觀經濟效益,2007年以來連續9年被評為節能降耗先進單位,有效保護了生態環 境。
江中制藥嚴把原材料綠色環保關。中藥材選擇道地藥材,工業原料供應選擇行業內排名靠前的企業。為保證質量和環保,江中制藥在產地建立收購基地,專人常年下鄉實地調研監督,確保農藥化肥使用符合國家規定。
目前,正在建設的共青城江中制藥食療制造基地占地2000畝,保留550畝耕地,在上游投資2000萬元新建水庫確保耕地旱澇保收,讓稻田車間共存、工業農業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