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10/19 0:00:00 來源:
未知
中新網杭州10月19日電 (謝盼盼 涂藝)“未病先防、已病防變、已變防漸、新愈防復”。《黃帝內經》中這16字可謂概括了當下社會對于醫療從“治”到“防”的理念轉變。
19日,華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商業總經理萬玲玲對醫藥領域在今后的發展方向做出了自己的判斷:“未來三至五年,醫藥企業將加速從醫藥供應商向綜合性健康服務商轉型,構筑傳統醫藥產業與健康產業雙足鼎立、互補發展的格局。”
讓醫養服務的觸角延伸至尋常百姓家
“掛號排隊時間過長”、“不知去哪兒看病”、“心儀醫生太難約”……幾乎每個有過到醫院就醫經歷的中國人都多少有類似抱怨。
據第三方數據及埃森哲分析,2015年中國就診人次超過80億,平均每位國人每年要去6次醫院,伴隨著中國老齡化時代的到來、健康管理意識的提升等多方面的原因,上述數字還在以每年超過6%的速度上升。
盡管每年有不斷增加的中國就診人數,但讓萬玲玲看到的,“是在這么多年的醫藥領域中,依然有很多的老百姓在預防保健、醫療健康方面,希望得到醫生專家們的指導服務,比如如何用藥、如何去調整生活規律、如何進行日常保健等,而這也是華東醫藥一腳邁進健康產業的初衷。”
萬玲玲是醫藥行業“老資歷”。從業20多年,她在行業內多年的苦心探索,帶來了累累碩果:2013年“第九屆杭州市優秀企業家”;2014年“第十 三屆浙江省優秀企業家”;2015年“全國商貿流通服務業勞動模范”....。.萬玲玲所獲榮譽不可枚舉。但拋去這些耀眼的標簽,萬玲玲始終關注的仍是如 何借助醫療為百姓造福。
正如其所言,看到民眾對保健和醫療健康等知識的不足,也讓在藥品流通領域扎根數十年的華東醫藥企業,也開始布局健康產業領域。
近些年來,華東醫藥初步實現了從傳統的醫藥供應商向綜合性健康服務商的大變身。在探索新常態下醫藥商業企業的轉型模式方面,華東醫藥已有諸多收獲,其中之一就是居家醫養教一體化服務平臺的搭建。
“華東健康館”、“采薇坊中藥香文化”、“悅可醫療美容”....。.這些成果還只是華東醫藥健康產業體系的一部分。
萬玲玲介紹,華東醫藥居家醫養教一體化服務平臺還將在“醫”方面,引入標準化全科連鎖診所的新模式,打造杏聯連鎖診所的大平臺;在“養”方面,引入 “診療護理與健康管理和居家養老之間無縫銜接、智能設備與遠程監測之間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在“教”方面,發揮華東醫藥的線下優勢和專家資源,對醫護人 員、養護團隊等進行職業培訓的同時,舉辦社區健康講座,普及健康知識教育。
“在未來,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廣大老百姓享受到家門口的成熟、專業、國際標準的一體化居家養老服務。”萬玲玲說。
醫藥行業有能力成為銜接健康產業鏈的中樞
當前,健康產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引擎力量異軍突起,進入“朝陽時代”。
在浙江,僅2014年,浙江全省健康產業總產出就達4958億元。按照年均增長15%的速度估算,2020年浙江省健康產業全產業鏈總產出將突破10000億元。
健康產業的迅猛發展給了醫藥行業巨大的動力,與健康產業融合發展也漸成燎原之勢。
“在全國,實力位列前茅的醫藥商業企業都非常愿意進入健康產業領域。”萬玲玲判斷,未來三年至五年,醫藥商業企業將加速從醫藥供應商向綜合性健康服務商轉型,加速推進商業新模式發展,在大健康平臺、三方醫藥物流、冷鏈運輸平臺、延伸醫院藥事管理平臺等會有大突破。
行業的轉型發展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目前,浙江已有25家醫藥上市公司,數量居全國第一。華東醫藥與英特集團、浙江醫藥、海正藥業、康恩貝等企業共同形成一支強有力的梯隊。
此外,浙江省健康服務業促進會(下簡稱“健促會”)也在醫藥行業中起著承接政企,溝通各方的作用。
去年,由健促會主要承辦的浙江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下簡稱“健博會”)上,各大醫藥商業企業紛紛精彩亮相,全方位展現了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和成果。
華東醫藥作為首屆健博會的協辦方和重要參展商,在去年的大會上系統展示了最新智能設備、中藥保健產品、健康產業項目等,與同行以及普通觀眾進行了良好溝通。
面對今年10月20日在浙江杭州開幕的第二屆健博會,萬玲玲期待著這一行業盛會能進一步明確健康產業的發展方向,搭建公立醫院與社會辦醫的溝通橋梁,促進各方資源互補,攜手共建,推進醫養一體化。
展望醫藥行業發展前景,萬玲玲十分期待。“醫藥行業在健康產業中發揮著重要的平臺作用,上游連接了全球藥品的供應商和醫療保健產品的開發商,下游連 接了醫療機構和零售藥房。”她說,“期待在各方力量的推動下,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批發與零售企業,醫藥商業企業與制藥企業,各方面都能夠攜手合作,讓健 康沒有阻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