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12/1 0:00:00 來源:
未知
頭條精讀:昨日,南都記者從市衛計局獲悉,作為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試點城市,中山已參考各地經驗,結合實際,起草了《中山市城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實施方案》,廣泛征求了有關單位意見,并向社會公示和組織咨詢論證,現已修改完善并印發,將于12月1日實施。據悉,改革將取消藥品、醫用耗材加成,按照實際購進價銷售;39項大型醫用設備檢查項目價格將下調10%,1151項檢驗項目價格將下調6%。改革實施后,預計每門診人次費用下降1.43元;每住院人次費用增加59 .61元。
改革涉及28家公立醫院
據市衛計局副局長伍中慶介紹,實施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取消藥品加成、打破以藥補醫機制,是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標志性項目,是抑制“大處方、大檢查”等過度醫療行為,促使“公立醫院回歸公益、醫生回歸看病、藥品回歸治病”的主要舉措之一。“我市于今年5月成為第四批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必須在今年出臺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方案,取消藥品加成、降低藥品和耗材費用,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項目價格,合理調升診療、手術、護理、床位、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
據伍中慶介紹,目前,前三批國家試點城市已經全部按國家文件要求取消藥品加成、實施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部分先進城市已進行多輪價格調整。如深圳、東莞已進行2輪、珠海正籌備第2輪調整。此次中山的改革涉及市鎮兩級28家公立醫院,方案將自2016年12月1日起開始實施。
診查費實行分級定價
伍中慶表示,此次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市、鎮兩級28家公立醫院同步實施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一點是:取消藥品、醫用耗材加成,按照實際購進價銷售;39項大型醫用設備檢查項目價格下調10%,1151項檢驗項目價格下調6%。“我們要破除以藥補醫的機制,全市公立醫院實施藥品零差率銷售(中藥飲片除外),醫院實際購進價格低于省藥品集中采購價格的,以實際購進價作為銷售價格。大型醫用設備為衛生部公布的管理品目共計17個類別,磁共振掃描(M R I)、X線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CT )等檢查項目價格按現行收費標準下調10%”。
此外,伍中慶表示,此次改革將調整醫療服務的價格,“調升2172項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其中,診查費項目(7項),家庭病床相關項目(4項)。一般手術(1244項)上調30%,四級手術(713項)上調80%;6歲以下兒童手術項目在上述基礎上再上調20 %。床位費(22項)上調10%,護理費(26項)上調30%,中醫項目(156項)上調5%。”
據了解,提高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診查費項目價格。診查費實行分級定價,根據醫療機構等級、醫師級別和市場需求等因素,對醫療服務制定不同價格,適當拉開三級醫院和二級醫院價格差距,促進分級診療。
每門診人次費用下降1.43元
伍中慶表示,實施改革后可改變公立醫院收入結構、引導醫務人員醫療行為和群眾就醫行為,醫保基金可承受,總體上不增加群眾負擔。方案是按20 13-2015三年數據進行靜態測算,實施后實際運行情況與靜態測算結果會有差異,需要不斷進行動態調整。
他表示,改革實施后,對服務人群總體影響(含參保與非參保人員):每門診人次費用將下降
1.43元;每住院人次費用將增加59 .61元。對基本社會醫療保險參保人的影響:住院的總費用、醫保費用和自費費用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門診:(1)已參加門診醫保的人員,在鎮區級醫院就診的個人支出基本無影響。(2)未參加門診醫保的人員。其中,特定、特殊病種或病情較重的參保人的實際支出減少;非上述人員,由于治療疾病需要的藥物及檢查相對較少,藥物和檢查費用的降低部分未能抵消門診診查費提高部分,因此費用會略有增加,就診醫院等級越高,輕癥就診費用增加越多,有利于分級診療。
改革對醫院有哪些影響?伍中慶認為,首先是全市藥品收入在醫院整體收入中的占比將由35%下降到31.5%,醫用耗材占比由10 .3%下降到9.5%,檢驗檢查收入占比由28.9%下降到27.8%,掛號、診察、治療、手術、護理、床位等收入由23.8%上升到29.2%。其次,參加改革的28家公立醫院,總調升收入預計較需補償收入少收48.5萬,其中11家醫院出現政策性減收,17家醫院收入增加。
明確社保支付范圍
改革還存在哪些配套措施?對此,伍中慶介紹,本次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中的普通門診診查費增加部分按醫保險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其他門診診查費參照普通門診診查費增加部分標準按醫保險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住院的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可按中山市社會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及醫療服務設施范圍的有關規定納入社會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此外,中山將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的增長,“將加強對醫療機構診療行為的管理,抑制不合理使用藥械以及過度檢查的診療行為。將門(急)診次均費用、住院床日費用、出院患者平均醫療費用、藥占比、耗材占比、住院與門診人次比例、總費用增長率等納入公立醫院目標管理責任制和績效考核目標。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獎懲制度,強化醫藥費用控制”。
另外,伍中慶介紹,中山將加強醫療服務價格監管,加強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成本監審和價格監測,執行定價過程中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制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加強對公立醫院價格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受理醫藥價格舉報和投訴。
亮點
所有鎮區綜合醫院全部納入本輪改革范疇
本次改革有何亮點?對此,伍中慶認為,改革范圍廣,將所有鎮區綜合醫院全部納入本輪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范疇,實現全覆蓋;此外,改革力度大。“省內第一個地市同步實施‘取消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降低檢驗、大型檢查價格,調升診療、手術、護理、床位、中醫、兒科等醫療服務價格’,爭取更大地調整公立醫院收入結構‘空間’。”
同時,統籌兼顧各方訴求、穩妥推進改革。“抽調了4大三甲醫院和鎮區醫院專家全程參與改革方案的起草工作,向全社會公示,組織咨詢論證。據了解,只有中山市和深圳采取向社會公示和咨詢論證做法,其他試點城市基本由政府研究決定后直接組織實施。”
大家說
投入若不夠,效果是否會打折?
昨日下午,在中山市某公立三甲醫院,南都記者就此隨機采訪了多名市民及醫生。有市民表示,此次改革將取消藥品、醫用耗材加成,“這是一件大好事,以后醫生診病不用以開藥來增加收入了,真正可以把心思放在治病上”。還有市民表示,“這個確實應該改,你去看個專家號就幾塊錢,去發廊理個發都不是這個價,確實讓醫生情何以堪,但同時建議不要增加太多,還是應以公益性質為主”。有醫生則認為,改革將有利于兒科發展,現在開放二胎了,兒科醫生常年高負荷運轉,改革著重提出要對兒科的發展在政策上進行傾斜,值得關注。
也有市民提出了質疑,“以前出那么多錢,我至少還能多拿點藥,現在診療費增加了,藥品費減少,但結果是花的還是那么多錢,藥反而沒有了?”有醫生則認為,“總量不變?政府如果投入不夠的話,老百姓是否還是會覺得看病很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