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9日,復星醫藥披露2016年業績。報告期內,復星醫藥實現營業收入146.3億元,較2015年增長16.02%,利潤總額35.7億元,較2015年增長5.92%。
財報顯示,復星醫藥三大核心業務藥品制造與研發、醫療服務、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營收占比分別為70%、11%和18%。
2016年,三大業務同比增長都超過兩位數。其中,作為主要業務的藥品制造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02.6億,較2015年增長15%。
復星醫藥的藥品制造主要布局于心血管系統、中樞神經系統、血液系統、代謝及消化系統、抗感染、抗腫瘤等治療領域。年報披露的數據顯示,心血管領域、中樞神經系統、抗腫瘤治療三大領域的產品銷售同比增速均超過30%。
此外,復星稱,2016年集團共有18個制劑單品或系列銷售過億元,而奧德金、優帝爾、頭孢美唑制劑、阿拓莫蘭等產品或系列銷售均超過5億元。
支撐藥物銷售增長的是大量的研發投入。2016年復星醫藥在藥品制造板塊的研發投入為9.63億元,較2015年增長38%。
從藥品分類看,復星醫藥主要加大了在大分子生物類似藥和小分子化學創新藥領域的布局。截至報告期末,復星醫藥集團在研新藥、仿制藥、生物類似藥及疫苗等項目173項,共有有6個單抗品種(10個適應癥)獲批中國臨床。
除了藥品制造,在鼓勵社會資本辦醫的政策東風下,復星醫藥也在大力發展旗下醫療服務事業。
公告稱,2016年醫療服務業務共計實現收入16.8億元,較2015年增長22%;剔除新設立的溫州老年病醫院等公司的影響后,營收較2015年同口徑增長14%。
在醫療服務領域,復星醫藥集團已基本形成的沿海發達城市高端醫療、二三線城市專科和綜合醫院相結合的醫療服務的戰略布局。
截至報告期末,復星醫藥集團控股的禪城醫院、濟民腫瘤醫院、廣濟醫院、鐘吾醫院及溫州老年病醫院等核定床位合計3018張。旗下高端醫療品牌“和睦家”也繼續在沿海城市擴張,其中青島和睦家醫院已投入運營,廣州和睦家醫院和上海浦東和睦家醫院正在建設中。
復星第三大主要業務板塊——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業務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26.6億元,較2015年增長18%。復星稱該部分增長主要源于“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設備裝機及替代傳統手術的手術量快速增加而帶動耗材銷量增加。
過去一年,復星醫藥在這一領域的國際化步伐明顯加快。除“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外,復星醫藥于2016年9月與Intuitive Surgical在上海成立合資企業,發、生產和銷售針對肺癌的早期診斷或治療的產品;完成對位于硅谷的呼吸疾病檢測公司Spirosure的C輪投資,開拓呼吸檢測治療領域;2017年年初還宣布于全球領先的T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研發及制造企業Kite Pharma在上海設立合營企業,共同建設免疫治療產業平臺。
2016年中國醫藥制造行業整體處于變革期,根據IMS發布的醫院終端市場數據顯示,行業整體平均增長率為約8.1%。隨著醫保控費的全面升級和專利藥品到期后仿制藥的沖擊,跨國制藥企業和國內制藥企業在2016年增長率都趨于放緩。
復星醫藥稱,未來仍將堅持以藥品制造與研發為核心,預計藥品制造與研發業務仍將為本集團貢獻50%以上的營業額和主要的經營業績;同時,提高醫療服務板塊的營業額貢獻度。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