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許多醫院面貌變化很大,硬件改善,管理規范,流程便捷,質量提高,服務溫馨,看病方便多了!”這是近來市、區(縣)衛生行政部門和許多醫院收到病人表揚信中的真實評價。上海連續三年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效,可謂“醫院抓管理,病人得實惠”。
國家衛生部從2005年起在全國組織開展了“醫院管理年”活動。三年來,上海市衛生局通過狠抓“醫院管理年”活動,使醫院的辦院宗旨和方向進一步端正,“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醫院的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按照衛生部的要求,上海制訂了包括161項指標在內的《上海市醫院管理年活動督導評分標準》,市衛生局連續三年對全市71所二級甲等以上醫院的醫院管理、臨床醫療、急診ICU、院內感染、財務收費、精神文明建設等進行全面督查,各區縣衛生局也對所屬醫療機構開展了督查。2006年,71家醫院有35家醫院“醫院管理年”的考核成績超過90分,優秀率為49.3%。2007年,對全市二級甲等以上醫院開展醫療質量安全專項督查,有67家醫院的考核成績超過90分,優秀率達93%。
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的主旨,是進一步推動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為患者提供溫馨、便捷的醫療服務。三年來,上海各級醫院圍繞病人需求推出了3000余條便民利民舉措。如為方便預約輔助檢查,全市二、三級醫院大都建立了輔助檢查預約中心,以往B超、CT等檢查需一個個科室一個個窗口預約,現已變成“一門式”預約,以往多次往返奔波檢查現在可以在一天之內安排完畢。為優化就醫流程、方便病人就醫,上海許多大醫院積極實施開展了掛號收費通柜服務,建立電子叫號系統,使病人就醫排長隊、等候時間長的現象大為改觀。不少醫院推出的“日間手術”,方便病人治療,減少病人等候手術時間,降低了醫療費用支出而深受患者的歡迎和贊揚。今年5月,市衛生局又在全市推出十項人性化便民服務舉措,深受病人歡迎。
申城三年來的“醫院管理年”活動,已使各級醫院把加強管理、提高質量、改善服務作為常態長效工作。經過多次征求意見和試點評估,上海已基本編制完成《上海市綜合性醫院管理評估評分標準》,即將下發執行。為嚴把醫療質量關,上海對醫療機構引進新技術、新項目嚴格準入、嚴格規范,目前已對257項新技術實行了準入管理。為加強對高風險、高費用的專項技術管理,2006年市衛生局聘請70余名專家研究制定了血液透析、冠心病介入等首批8項專項技術的準入標準和管理規范,目前已完成這8項專項技術涉及350家次醫療機構的申請和受理工作。凡是醫院技術、管理不達標的,將一律不予準入,從而大大降低了醫療風險。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重復檢查問題,市衛生局從制定制度、規范管理入手,下發了《關于本市醫院開展互相認可輔助檢查項目試點工作的通知》,并在本市71所區縣中心以上醫院開展了互相認可輔助檢查結果的試點工作。試行以來,對減輕病人就醫負擔起到了積極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上海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上海將繼續按照衛生部要求,進一步加強醫院管理,尤其要針對醫院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狠抓整改。同時,積極探索建立醫院管理評估的長效機制,確保醫療服務質量的持續改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