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PTO的顧問,筆者一直在關注PTO的發展,與PTO的高層領導密切接觸,也參加了一些大小會議。筆者站在旁觀者和顧問的角度,對PTO作如下猜想——
【猜想一】 成為中國最大最強最快的連鎖藥店管理顧問公司
身兼PTO和舒普瑪總經理的王春雷在引進外資對貴州一樹進行改造時,曾有比舒普瑪更大的資金愿意入股,但王春雷選擇了舒普瑪,為什么?王春雷形象地將其比喻為:“要去北京,你開著桑塔納,到武漢了,不知道該怎樣走才能最快到達目的地,這時,有人要給你一輛奔馳,有人要給你一套衛星定位導航系統,你選擇哪一個?”尋找行業內資金入主就像找向導,能告訴你怎樣走、如何做能成為一流的連鎖藥店的投資者才是對你最有幫助的。王春雷清楚地知道PTO需要什么,這是PTO能成為中國最大最強最快的連鎖藥店管理顧問公司的第一個原因。
在連鎖藥店行業,像一樹、PTO,王春雷、李興乾這樣向管理要效益的企業和CEO還不多,而PTO成功輸出了品類管理、門店管理、績效管理、營銷From EMKT.com.cn策劃、團隊管理等,成為推動中國連鎖藥店營運升級的主要力量。這是PTO能成為最好最早最快連鎖藥店管理顧問公司的第二個原因。
中國連鎖藥店的發展水平,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長沙、重慶、沈陽等幾個城市,大部分地區的營運管理水平還很低,但連鎖藥店行業在醫藥產業鏈上卻是最為市場化的一環,企業都迫切需要提高管理營運水平,市場對管理營運咨詢輔導的需求可以說是如饑似渴。在這樣的背景下,PTO把自己的經營方法傳授給了會員店。有需求和愿意滿足需求是其能成為最大最快最強的連鎖藥店管理咨詢公司的第三個原因。
【猜想二】 吸收大連鎖成為會員,成為富店俱樂部
目前,中國的連鎖藥店如果被放在國際大環境中,只能算是袖珍連鎖,基本都不具備管理、采購、技術、人才、財力等優勢,沒有管理升級能力,沒有造血能力,難以形成競爭力。即使是大店在營業額和門店數量方面也和國外的連鎖藥店無法比擬。
因此,筆者暢想,PTO應該主動走出去,主攻大中型連鎖,使其成為PTO的會員,而大中型連鎖也應該積極加入PTO,實現快速擴張和提升話語權。有大連鎖加入,PTO才具備大批量的采購能力,才有議價能力。沒有采購量,進一步與廠家洽談議價和采購更多的品種,以及做自有品牌(PB)產品就會比較困難。此外,大店才具備自身管理升級的能力,具備一定的執行力,管理求變創新的觀念,如果PTO能為其提供一定的咨詢輔導,管理水平就可快速提升。
同時,筆者認為,PTO應該構建一個會員交流分享成功經驗的平臺,每年最少舉辦一次高峰論壇,讓成功者現身說法,供會員借鑒參考。
如果PTO總是吸收中小型連鎖加盟,那就很難形成影響力,產品配送的成本問題也就永遠解決不了。
【猜想三】 大力發展PB產品,提高供應產品的質量
2007年,國內最少有10多家連鎖藥店開展了自有品牌(PB)的開發工作,筆者認為,PTO應該提高新特藥、藥妝品、保健品、個人護理品的開發工作,或者某類產品的組合,形成特色產品線,而不是一味提供一些大路貨、老普藥,這種價格競爭的結果是采購不到大廠家的優質名牌產品;另外就是你便宜,別人可能更便宜,因為普藥拼的就是價格。比如,PTO可以引進一個國外的大品牌藥妝產品及其一系列藥妝品的營銷管理經驗,以快速形成與非會員店的差異化,尤其是專門培訓銷售藥妝品的店員,教會店員怎樣銷售這些藥妝品,形成差異化和特色。
【猜想四】 成為培養藥店店長的“黃埔軍校”
連鎖藥店高速擴張帶來了人才儲備的嚴重不足。但目前國內藥店店長培訓還沒有專門的機構來操作,也沒有哪所大學專門培訓藥店店長。
而PTO的會員對PTO也有提供店長培訓的強烈需求,因此PTO今年將開展這一工作,筆者認為,如果可以收取一定的費用,培訓店長還能成為一個贏利項目。至于師資,應該是PTO的優勢,因為其內部有著眾多的實戰性人才和優秀店長,另外外圍也有較多的專家、顧問。
我們知道,管理是一門實踐的學問,PTO有眾多成功的會員店,可以接收受訓者去一線觀摩、學習實踐。更為重要的是,PTO只有建立起培訓造血機制,協助加入PTO的連鎖藥店培訓店長等人才,才不至于完全依靠PTO自己去實現自己的盈利模式,PTO的發展才會有后勁,才能提速,影響才會更大。
在培訓的同時,PTO應該盡量把自己的經驗變成操作手冊,把改造PTO店的整個流程、一整套零售技術和手段等進行標準化,形成標準操作手冊,像麥當勞和美信一樣,出賣加盟手冊和加盟權,以及簡單的培訓輔導。不要怕別人拿到手冊,只要他想學,以后可能就會是PTO的客戶。別人的學習模仿也會促使PTO自身水平的提高,不斷升級才是競爭力。別人拿了PTO的東西去,用的越多,PTO的影響也就越大,別人也就越依賴PTO,這才是最好的結果,這樣才能夠抓住這些客戶,只有這樣,PTO的管理咨詢才能快速擴大影響。( 作者: 李從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