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機關,還是企、事業部門,任何社會團體,任何集體,都是做事的,所以職場的核心內容還是“如何做事”,即業務能力。一個人的情商再高,人際關系再好,如果業務技能低下,那就是天然的“殘疾人”, 只能維持一時,不能維持一世。特別是在以贏利為主要目的的企業,一句口頭禪就是“企業不養閑人”。不客氣地說,員工的技能就像蜜蜂的“釀蜜技能”一樣重要,每個員工的競爭力,同時關系到企業和個人的命運和前途。 果然,這次“拓展訓練”中,李嘉能教授收到的案例、語錄條目最多的就是這個方面的內容,總共達到300多條,不論老總,還是員工,都異口同聲地表達了對這個素質的關注和訴求。 做一個好員工,絕對不僅僅是提高業務技能,還涉及到心態、觀念、技巧、合作精神、誠信度等方方面面?! 〉?3條 千萬要認清就業形勢 出門看天,進門看臉,賣貨之前先要掂一掂。 從1999年開始,中國高校連年大幅度擴招。2002年,中國已經有在校大學生903萬人,2003年中國有212萬高校畢業生涌入就業市場,2004年將達到280萬人。這術,一方面是“天之驕子”在人數上的“大躍進”,另一方面是學歷含金量在“大跳水”。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一個類似于當年形容經理滿天飛的笑談:“天上掉下一塊石頭砸傷了四個人,其中一個是本科,一個是碩士,一個是博士,一個是博士后。”這是翻新的笑話,但也不完全是笑話,這幾年,中國的高等教育“趕英超美”、“大躍進”確實已經導致了博士滿街走的“繁榮局面”。 1998年,我國在校博士生數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僅次于美國和德國。1998年,全國研究生在校人數碩士生為15萬人,博士生為5萬人。2002年,碩士生已達37萬人,博士生12萬人,在校讀研攻博的總數達到49萬人。2003年,全國招收研究生27萬人,比上年整整超出7萬。到2005年,預計我國在校研究生將突破100萬! 時下,只要到招聘會上一看,一眼望去,密密麻麻都是戴著眼鏡,滿臉焦急和憔悴的書生,如沙丁魚一樣擁擠不堪,他們絞盡腦汁,與招聘單位眉來眼去你來我往,甚至有女學生采取了寫真集這種曖昧方式以求用人單位的注目與青睞。還有人抱著僥幸心理,欺世盜名,偽造個人經歷,買假文憑,以蒙混過關。 這很正常,什么東西多了就必然會貶值,即使在高級人力資源市場上,中國也完全變成了資方市場。據統計,2001年研究生的初次就業率為95%,本科生為80%,而??粕某醮尉蜆I率僅為40%。這些都不包括大量的、試用期過后被解聘的和歷屆積累起來的無法統計的數字。這也意味著,相當一部分大學生面臨著“一畢業即失業”的命運。連過去香噴噴的“海龜”都大幅度貶值,居然有公司給他們開出了2000元的月薪。僅據初步統計,已經有7000名“海龜”歸國后處于失業狀態!2004年的形勢更不容樂觀,供求總量失衡,結構矛盾突出。據估計,今后幾年社會用人需求并沒有大的增加,總體上只與往年基本持平,但高校畢業生卻年年增加,大量的歷屆畢業生還要過來參與競爭。 整個勞動力市場競爭程度的加強,使得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問題將更加嚴峻,他們不得不去正視用人市場的“寒潮”。最近一項調查顯示,有近八成的大學生已將“就業壓力大”列為自己的首要煩惱問題,昔日的“天之驕子”連吃飯都成為問題,不得不低下高昂的頭顱。 ?。郯咐? 一個女孩2003年剛從北京一家普通高校畢業,雖然在學校就已經耳聞就業形勢的嚴峻,但嚴峻的程度在她畢業前夕和畢業后才親身感覺到。由于“非典”的影響,原計劃的招聘會都一律取消或者推遲了,大學校園里彌漫著前所未有的悲觀氣氛。她和她的同學們在網上傳遞的求職簡歷如泥牛入海,常常是投上百份也沒有幾個回復,面試的更是寥寥無幾。 “非典”過去了,大型招聘會終于舉行了,她和她的同學們早上天剛蒙蒙亮就起身了,招聘會上人山人海,為了搶占有利位置,書生們都像被餓了幾天的籠中困獸沖出籠子一樣,所有的斯文、禮數蕩然無存,身材瘦弱的她和女同學們被人流沖散,把應聘材料扔下就被擠走了,根本就沒有機會和招聘者說上一句話。最厲害的一次萬人招聘會上,她狼狽得被擠掉了一只鞋子,在會場外傷心地哭起來。 在之后漫長的等待中,只有兩家公司來過電話,約定了面試時間,就在她忐忑不安準備前往之際,一家公司來電話說公司決定暫緩進人。而另外一家的一個文秘位置竟然有20多人面試,而且薪水已經被壓到了1200元左右,這在北京已經被擠出了白領行業之內,幾乎無法維持一個外地人的基本生存。直到年底,她還奔波在北京的求職場上。 第34條 千萬不要把求職簡歷弄得過于花哨 公司不是婚介所,把你的玉照和文學才華獻給你心愛的人兒吧。 面對著嚴峻的就業形勢,為了搶到一個飯碗,求職者們絞盡腦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其中一個笨拙的方式就是將求職簡歷弄得花哨、艷俗不堪,而結果往往事與愿違。一份好的求職簡歷應力求簡捷,讓考官在1分鐘內被打動,因為考官時間有限,根本就沒有精力看那些不著邊際的花絮和你的童年往事,所以你只需將那些有說服力的文字簡潔地羅列出來即可。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