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09/9/12 14:34:32 來源:
未知
從“跌的最少”到“漲幅最小”,今年頭7個月醫藥板塊的市場表現,與2008年相比可謂“冰火兩重天”。在宏觀經濟復蘇跡象明顯的大背景下,連續跑輸大盤半年之久的醫藥股確實讓投資者大跌眼鏡。然而,業內不少機構卻不斷力挺醫藥股的投資價值,強烈建議下半年把醫藥股設置為標配,甚至是超配。是什么支撐了唱多醫藥股機構們的十足底氣?這或許能從剛剛收官的醫藥板塊半年報中找到答案。
行業增長穩健 業績符合預期
來自Wind的數據顯示,在醫藥板塊披露中報的109家上市公司中,有96家醫藥類上市公司實現盈利,占比達88.07%。這些醫藥類上市公司共實現經營收入1121億元,同比增幅7.8%。雖然這個數字略低于去年,但橫向比較仍在各行業中占據了第二的位置。其中,中藥飲片、醫藥商業和中成藥等子行業收入、凈利潤的同比增幅均高出行業平均水平,分別為45%、18%和13.7%。尤其是在利潤增速方面,醫藥行業更是以20.3%的同比增速蟬聯行業排名第一,實現了80.1億元的凈利潤收入。
在上市公司整體凈利潤同比下降十個百分點左右的局面下,醫藥行業卻逆勢而上,這絕非偶然。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這與國家的政策有很大的關系。”事實是,早在上半年,國家就出臺了《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這在給老百姓吃下“定心丸”的同時,也為醫藥企業未來業績的改善提供了想象空間。而在過去的一兩年間,中國為新醫改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使得新農合和城鎮居民社會保障有了跨越式的提升。由于老百姓對醫療保障方面的改善有一個良好的預期,在醫療方面的費用支出并沒有因為經濟危機的到來而收縮,從而對沖了經濟危機對醫藥行業的影響。
“甲流”對業績貢獻不大 市場憧憬未來收益
除了醫改這條主線,醫藥行業半年報的另一個看點是今年爆發的“甲流”。“甲流”概念的熱炒,導致人們對與甲流疫苗相關的企業也給予了高度的關注。但總體看來,由于前幾個月國家收儲甲流疫苗的數據尚有小部分不確定,相關企業上半年的營業收入以及利潤所受到影響并不大,在股票市場上僅體現在人們對其發展前景的看好。
8月31日,北京科興公司申報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獲得專家審評會全票通過,這標志著能夠用于3歲以上人群接種的疫苗進入批量生產。截至目前為止,共有11家企業獲得生產權,其中在境內上市的公司有三家:華蘭生物、天壇生物和海王生物,市場人士對三家公司未來的盈利持樂觀的態度,他們認為“疫苗業務會貢獻收益”。
早在今年6月末,衛生部應急辦就明確表示,在10月前國家將儲備應用于占我國總人口的1%約1300萬~1400萬劑疫苗;而如果秋冬季節甲型流感大爆發,國家訂單將激增至6500萬份。
有業內人士算過一筆賬,若國家按照普通流感疫苗價格收儲甲流疫苗,則甲流疫苗毛利率約為60%,按1300萬劑計算將帶給甲流疫苗生產企業2億元左右的利潤,而如果年底前達到6500萬劑的收儲量,各甲流疫苗生產企業將分享10億元左右的利潤。
基本藥物制度出臺 醫藥行業加速整合
業內人士稱,行業下半年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仍然很多,尤其是基本藥物制度及基本藥物目錄的出臺,不僅使醫藥板塊迎來了政策面和市場面的雙重利好,也打消了上半年企業經營中的觀望情緒,因此下半年增速相對樂觀。
輔仁藥業集團醫藥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繼濤表示:“對于我們這種以普藥為主、在全國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來說,進入名錄的品種市場份額一定會擴大。”這也正印證了專業人士的觀點,“企業產品進入基本藥物名錄后,在基層市場銷量上升,盈利能力會因成本率和費用率的降低、規模效應而保持或提高。”
此外,從長遠來看,基本藥物制度將促進產業迅速走向集中。整個醫藥產業價值鏈將在新的力量下進行整合,產業結構重組也會被進一步拉動,正在處于轉型時期的醫藥行業將在競爭范圍和形式上發生根本的轉變。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