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2/3 0:00:00 來源:
未知
對人參的基本面和技術面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做出對人參未來價格走勢的預測。
一、 人參概述
人參,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濕潤的氣候,多生長于晝夜溫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緩坡或斜坡地的針闊混交林或雜木林中,主產區為吉林、遼寧、黑龍江。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紡錘,常有分叉,全貌頗似人的頭、手、足和四肢,故而稱為人參。古代人參的雅稱為黃精、地精、神草。人參被人們稱為“百草之王”,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之一,是馳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貴藥材。普通參生長6年采收,邊條參生長8或9年采收,石柱參生長15年以上采收。采收以9月上、中旬為宜。紅參約占70%,白參約占30%。2009年全國產人參約為4000噸,總產值約為50億元人民幣。
人參是我國常用的滋補類名貴中藥材,是最常用的40種大宗藥材之一,年需求量巨大。其中多數加工成紅參進行銷售。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高速發展,以及醫療衛生事業的迅速發展,紅參的銷量逐年明顯大幅提高,它除了作為臨床配方及作為中成藥生產的主要原料外,近年被更多地開發出新的用途,如保健品、化妝品等。
紅參的生長比較緩慢,生長周期較長,不能進行連作,需要用新開墾的山林地帶,要注意提高種參地的利用,保證參后還林,擴大林下和平地田栽參,減少伐耕面積,保護生態平衡。所以對市場需求的預測性要求很高,面對日益增強的市場需求,即要保持穩定的生產,又要防止盲目擴大發展種植,以保護長期的市場穩定供應。
人參的歷史價格解析
從八十年代中期,由于人參的種植面積曾一度盲目擴大,造成了商品的大量積壓,使紅參在95年以前持續了多年的“濫市”價。市場最低時價僅20多元,使得參農的經濟蒙受了巨大損失,嚴重挫傷了他們的種植積極性。殘酷的現實曾使參農失去了對未來市場的希望,生產大幅減少。在94年底,紅參才開始明顯回升,進入了95年以后,市場行情更是不停地步步上揚,達到了100元以上,進入了一個高價期。 站在歷史的角度回頭看:值得高興的是,由于參農經歷過殘痛教訓后,及時總結了歷史的教訓,面對轉好的市場行情,并沒有再次盲目擴大生產。使得98年以后的多年中,紅參的市場行情一直在平穩的延續,目前的市場價格對于產地參農來說,雖無很大的利潤,卻是穩定的收入。建議面對需求的穩定增長,可適當提高生產規模,并注意提高產品質量,以保證穩步、健康的市場供給。人參的價格近年有一定的上漲趨勢。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了我國中藥材的出口份額,藥材中的藥食兩用品種首當其沖,出口量減少,其中人參為“重災區”。人參出口受阻后,相當一部分人參轉為內銷,于是在國內市場無特殊需求的情況下,直接沖擊了人參市場,而市場無力支撐打壓,致使價格明顯回落。 國際市場人參出口標準不斷提高,對農藥殘留、重金屬、含硫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產品拒絕入關,退貨現象時有發生,致使出口數量有所下降。
2009年人參產銷態勢已日趨明朗:2008年產新后的社會總量約為4000—5000噸左右 ,按市場需求的4000噸計算,尚有1000噸剩余量,如果加上2009年10月的產新量按保守估算在4000噸(不含參農延期采挖量),2009年的社會總量仍在5000噸以上,而市場需求將在上年4000噸的基數上下降1000噸,為3000噸(估算),市場將供大于求2000噸左右。此外,外貿出口難度增加,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不斷加重,外商訂單減少,意向性訂貨者明顯下降,總體走勢不容樂觀。
人參(紅參小抄)的價格從1990年7月的29元一直以波動的方式一直上升到1996年末的120元以上右,然后大趨勢下跌逐漸波動,最近(2010年初)又有上漲趨勢。近期價格線、短線和長線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漲,近期從動向線動量線指標在0軸上方呈上升趨勢,反映市場信心,價格走勢看好。
三、人參價格趨勢預測及發展方向
從國家政策大局和全球經濟復蘇和市場需求增加的情況下,紅參的“蘿卜價格”將得到改變,未來幾年的行情將逐漸向好的趨勢發展。產地抓質量,市場競銷售,政府做后臺,期望中國紅參王者風范早日歸來。此外,目前產區之一的黑龍江的人參由于干旱減產,加之今年國家對種參的林地進行嚴格審批,限量開發使用,保護生態環境,人參的種植面積減少。普通參生長為6年采收。目前,紅參在吉林某些產地被采挖的時間主要集中在栽種后的第4、5年和第6年(分別約占總10%、50%和30%)。由于較低的市場價從某種程度上導致參農種植熱情下降,國家對用地的規范(如長白山),庫存消耗變小,結合長線、短線、動量線、動向線等技術指標,人參的價格將逐步攀升,在未來的幾年中人參會走到一個新的歷史價格(價格上漲是人參未來價格的主要趨勢)。同時我們也看到, 人參在某些產區存在未到6年就采收的狀況,為了行業未來的規范,保證中藥材的藥性和中藥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希望這樣的狀況能夠得到改善。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