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2/4 0:00:00 來源:
未知
巨頭們攻城拔寨的旗幟,在風起云涌的商業板塊“造系”運動中獵獵作響。
1月25日,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控”)總經理付明仲現身江蘇揚州,為國控江蘇物流中心建設項目培土奠基。作為國控惟一覆蓋華東市場的大型醫藥物流配送中心,其一期總投資1億元,建筑面積為1.6萬平方米,預計建成運營兩年內可形成50億元的市場銷售。
此前不久,上藥集團初步確定收購并控股廣東中山醫醫藥有限公司,由此切入此前未曾涉足的華南板塊。
然而,在新醫改推動下產生的戰略沖動,或將為未來企業的內部資源整合帶來隱憂。
并購擴張提速
1月26日,作為國控的南部戰略平臺,一致藥業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國控南寧以7147.79萬元收購南寧醫藥有限責任公司。南寧醫藥年銷售額為3億多元,本次收購完成后,一致藥業在廣西的醫藥商業銷售額將超過15億元,占據30%的市場份額。
這是一致藥業2009年醫藥商業資源整合的延續。2009年,一致藥業先后收購了東莞一致醫藥、國控佛山、國控南寧以及湛江天豐醫藥的股權,實現了在廣東二級城市的深度分銷布局。
而在今年1月17日,國控又投資1.5億元建立覆蓋甘寧青藏四省區的現代化醫藥物流中心“國藥控股甘肅有限公司”。至此,國控已經先后在合肥、武漢、長沙建立起物流中心,擁有了33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
在國控大肆收購的同時,上藥集團也以同樣的方式在擴張。
上藥集團目前占據了全國分銷市場份額的4.8%,終端客戶覆蓋華東地區3800多家醫療機構,其中三級醫院覆蓋率為56.5%,二級醫院覆蓋率為57.1%。
《醫藥經濟報》記者了解到,上藥集團對醫藥商業板塊的總體規劃是立足華東,實現南北戰略性布局,首先就是要進一步提高在江蘇、安徽等華東市場份額,并向南北擴張。
上藥集團隨后的擴張路線圖也印證了這一思路。上藥集團增持了寧波醫藥的股權,并與蘇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公司。其控股子公司常州藥業對常州亞邦醫藥發起了股權收購,收購完成后,兩者合計將可能占據當地90%以上的市場份額。同時,上藥集團還有意通過收購廣東中山醫醫藥有限公司進入此前的空白區域市場。而對于中西部,上藥集團亦有所動作,包括重組河南商丘新先鋒藥業、增資上藥安慶公司和重慶上藥醫藥等(更多新聞來源E路有你)。
另外,與百聯集團的戰略合作也將使上藥集團受益匪淺。
當然,面對北方的醫藥集團南下,鎮守華南的廣州醫藥也在加快網絡建設,力求快速實現業務轉型和升級。已經成功引入外資的廣州醫藥去年12月23日正式拿到了開展第三方藥品現代物流業務的資格。
在該公司2010年經營工作年會上,廣州醫藥控股公司廣州藥業總經理施少斌要求廣州醫藥既注重銷售的數量,又注重經營的質量,同時打好“政策牌”、“信息牌”、“資金流牌”。廣州醫藥總裁馮贊勝則明確表示,新醫改促進市場擴容擴量、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國家對醫藥市場不法經營打擊力度加強等因素將使2010年的中國醫藥市場呈現購銷兩旺,競爭激烈,增長較快的局面。
冷靜和沖動的質疑
新醫改及基本藥物制度的穩步實施,成為產業集中度提升的巨大推手,為商業巨頭的收購提供了外部環境。
“但馬不停蹄的收購,究竟是新醫改推動下的順勢而為,講究戰略的理性擴張,還是帶著超越了常規的沖動,抑或非戰略性的非理性擴張?”有業內專家發出了質疑。
對此,上藥集團助理總裁葛劍秋這樣回應:“我們對未來的走勢判斷比較清楚,這種環境下,不沖動就是麻木。如果所有的并購都是不管質量的照單全收,才是真正的沖動。”
此前,中金公司曾發布研究報告,稱上藥集團對山東商聯生化藥業的并購將與青島國風藥業形成東西呼應的態勢,進一步加強對山東市場的滲透,而常州藥業與常州亞邦的商業聯姻實現了避免同業競爭、雙方互補共贏的目的。
葛劍秋也表示,上藥集團對河南商丘新先鋒藥業的增資和股權收購,是對分銷網絡的延伸,是集團內部整合的需要,同時河南作為人口大省,其市場值得開拓;此外,商丘的網絡布局對未來分享“新農合”市場具有戰略意義。對中山醫醫藥的收購則是基于對重點市場沿海經濟發達區域的網絡覆蓋的需求。“除了分銷網絡上的擴展,這還是工商協同大戰略的安排。并購不可能把所有的體系都建好之后再收購,而是先收購再擴充半徑”。
葛劍秋說:“后續我們還會偏向于激進,這是上藥積極的心態和戰略取向。”
散點布局之虞
先占點,再網絡化,可以忍受一段時間的營運低效——這是大商業公司在擴張中的普遍心理。然而,跑馬圈地式的散點布局可能帶來的后續問題值得關注。此種情況很容易讓人想到當年的“蘇北快批黑馬”——淮海醫藥。
前述業內專家向本報記者透露,淮海醫藥目前的發展已出現滯緩跡象。
淮海醫藥地處江蘇、安徽、河南、山東四省交界處,在蘇北地區擁有穩固的區域渠道和市場優勢。2007年,南京醫藥憑借對淮海醫藥的并購,掌控了蘇北的成熟市場網絡。隨后,南京醫藥利用淮海醫藥的人力優勢,一度把布點延伸到福建和新疆。但是,目前福建區域市場的發展并不如預期,而原本強勢的蘇北區域也被九州通蠶食。
2007年,九州通南京分公司成立后不久就接管了鎮江、揚州、泰州的市場。九州通江蘇淮陰分公司也于2008年開始運作,據稱其今年的業務規模可能達到9個億。當初其密集的包圍布局就劍指淮海醫藥。
“九州通也有散點布局的問題,不過它能夠很快開始二級物流的建設,與散點形成網絡和聯動,由此彌補了不足。”該專家如是分析。
“商業的快速推進與擴張有沒有反過來對全國擴張的路徑和規模效應產生副作用,區域內優勢的協調、網點布局的規劃性與現有網點之間的聯動,以及人力資源的配置,都是擴張中的巨頭們必須要考慮的。”專家為此提醒道。(來源:醫藥經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