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6/21 0:00:00 來源:
未知
近期,《藥品價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辦法》)最后在行業內部密集征求意見,此次征求意見是企業爭取自身利益的最后機會。
6月11日,多家生物制藥企業在北京召開了《藥品價格管理方法》意見征求會。先聲、國藥、輝瑞等主流生物制藥企業都出席了會議。在此次會議上,生物制藥企業普遍對《辦法》明確規定的逐步降價和嚴格的利潤率表示不滿。
《辦法》規定:“對專利藥品和按照專利藥品對待的藥品,以3年為周期進行調整,下調幅度一般不低于6%;保護期結束后,政府指導價下調幅度一般不低于15%?!鄙踔劣胁糠制髽I代表指出,這樣的定價政策是完全扼殺生物制藥企業的,因為同類產品定價普遍低于國際市場,這樣不利于生物制藥企業提高競爭力。
“漲”聲熱烈
參加此次會議的大部分企業對《辦法》規定的生物制品期間費用率和銷售利潤率不太滿意。這些企業認為,一般企業的期間費用率和銷售利潤率都應該高于中成藥和化學藥企業,因為生物制品的生產成本普遍比較高,應該在定價上有所照顧。
《醫藥經濟報》記者了解到,雖然生物制品的期間費用率和銷售利潤率普遍高于化學藥,但卻又比中成藥、天然藥、民族藥低。
輝瑞負責亞太部分地區政府事務的關志強表示,國家一直提出要支持生物產業,那就要給予一些政策上的支持,起碼在利潤率上要有所體現,此外,生物制品需要冷鏈配送,成本比較高,所以定價時要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更多新聞來源E路有你)。
某央企代表表示,對于生物制藥這樣的一個高端產業來說,現在并不存在嚴重的藥價虛高現象,簡單地以成本來定價很不合適。
另一家企業的代表表示,國內生物制品的定價比較低,同樣的產品,國外定價是300元錢,國內只有100多元錢,長此以往,國內企業在后續研發上的投入就會落后于國外企業。
難與招標對接
在《辦法》中,流通差價率(額)核算標準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對于生物制藥企業,雖然不像商業公司那樣有切膚之痛,但這樣的規定是否會與招標沖突成為了企業關注的焦點。
關志強看了對于流通差價率的規定后發問:“如果按照這樣的差價率核算的話,是不是需要招標呢?”在他看來,這樣的規定只會產生兩種可能,一是如果嚴格執行這樣的規定,將無法進行招標;二是招標仍然繼續的話,這樣的規定將執行不了。
《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已上市銷售的政府指導價藥品,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可以每2~3年集中調整一次政府指導價。”不少企業對此提出質疑:每年的招標價都有可能不同,如果每2~3年調整一次,發改委該如何去協調?
一直以來,招標價和發改委定價之間的矛盾就很突出。因此,招標價和發改委定價實現統一是企業最希望看到的局面,但這在《辦法》中卻沒有體現。
此外,《辦法》第二十二條中規定,符合獲得國家級獎項和出口國外主流市場的藥品,以同規格品種的統一價格為基礎,按照上浮不超過30%制定或者調整政府指導價。對于“獲得國家級獎項”,有些企業認為一些具體的規定還是比較模糊。
南京先聲藥業政策事務部總經理羅興洪對此認為,上述規定的價格調整空間太大。他指出,應該制定相應的細則來決定從0~30%區間中的差別,如果沒有這樣的細則,那將與逼著企業去公關政府無異。 (來源:醫藥經濟報 記者 賈巖)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