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6/23 0:00:00 來源:
未知
2010年6月20日,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簽訂了“中藥資源可持續發展研發平臺”戰略合作協議,拉開了廣藥集團全面布局中藥資源戰略研究的大幕。同時,雙方舉行了合作完成丹參基因組框架圖的成果發布會,這是世界上首個藥用植物基因組框架圖,該項工作將推動丹參成為第一個“模式藥用植物”,為藥用植物生命科學研究提供系統工具,為深入開展相關學科研究奠定基礎。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李大寧副局長和肖培根院士、劉昌孝院士表示,“藥植所白云山丹參全基因組研究” 的階段性成果及在此基礎上開展的后基因組學研究將使丹參科學研究產生革命性的飛躍,加速優質、高產、抗病丹參優良品種的選育,為揭示丹參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徑的分子機制奠定堅實基礎,對提高我國知名中藥企業丹參產品的科技含量,推動具有世界品牌新藥的研發,帶動丹參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合作,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測序技術對丹參全基因組進行測序,并完成丹參基因組框架圖的組裝。
丹參基因組框架圖的完成, 對其它藥用植物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鑒和示范作用,促進現代前沿生命科學研究和傳統中藥學的有機結合,將改變中藥研究領域被動追趕其它學科發展的局面,使中藥學真正走到生命科學研究的最前沿。
如何保護中藥資源使之可持續發展一直是困擾中藥產業化進展的障礙之一,尤其是近期中藥材價格連番上揚,使這一問題更為關注。
肖培根等六位院士及業內專家一致認為,白云山丹參基因組研究有五方面的重大意義:(1)揭開道地藥材基因密碼:通過基因層面揭開道地藥材神秘面紗,掌握道地藥材基因“神奇密碼”,解讀丹參遺傳信息的“無字天書”,進而在新品種培育中保持藥材的“道地血統”,使藥品療效更好,質量更優;(2)開創中藥基因組學研究新模式, 為揭示中藥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徑的分子機制奠定堅實基礎; (3)中藥材抗病蟲害“未病先防”:通過分子育種,提高丹參藥材抗病蟲害能力,減少殺蟲劑使用,打造真正綠色中藥;(4) 對提高我國知名中藥企業丹參產品的科技含量,推動具有世界品牌新藥的研發, 進而保證中藥資源的可持續發展;(5)在中藥國際化中搶占主動:中藥基因組研究不但有助于世界認識中醫藥,加速中藥國際化進程,而且還可通過申請國際專利等方式在國際化競爭中搶占主動。
事實上,以基因組計劃推進中藥資源保護與開發,不過是廣藥集團搶先進行中藥資源布局的一個最新案例。
“中藥資源和科技創新將被廣藥作為核心競爭力來打造,”白云山和黃總經理李楚源分析說,中成藥產業也是一個藥材依賴性產業,誰占有充足、優質的藥材資源,誰就擁有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中成藥產業也是一個科技推動性產業,誰的自主創新能力更強,能調動的科技和人才資源更高端,其企業和產品也必將在市場上有更強競爭力。【作者:楊鑒旻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