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6/25 0:00:00 來源:
未知
資金拮據的海王生物(000078)在山東卻一擲千金。
6月22日,山東濰坊醫藥界人士指,“山東濰坊市批給山東海王銀河醫藥有限公司(下稱山東海王)的項目用地已經被濰坊市收回,面積有100多畝,本來要投資好幾億元。”
位于濰坊的山東海王是深圳市海王銀河醫藥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銀河投資)的控股子公司,銀河投資是海王生物全資子公司。山東海王配送業務銷售業績靚麗,給海王生物一季報增色不少。
不完全統計,按照山東海王計劃,該公司未來幾年在山東投資額將高達20億元,正是這些投資計劃給海王生物在山東獲得“尊貴”的商業待遇。
今年5月,山東海王獲得濰坊、棗莊、威海、聊城等地政府部門簽署“陽光集中配送”協議,成為當地獨家醫藥配送商。
從5月底開始,由山東98家醫藥企業聯盟向山東省各政府職能部門投訴海王生物在山東違規競爭,山東海王由此成為同行業的眾矢之的,而海王生物在山東的投資計劃也由此備受關注。
爭奪市場規則潛變
新醫改元年,降低虛高藥價,減少流通環節,成為醫藥企業與地方政府共同的關鍵詞,山東省部分城市推進醫療機構用藥“陽光集中配送”工程,此后市場規則開始潛變。
山東海王從今年年初開始推行“陽光集中配送”項目,并迅速占領市場先機。不僅拿下山東最大的地市級市場濰坊市,還獲得棗莊、威海、卿城的獨家醫藥配送權。
事實上,在今年第一季度,山東海王的“陽光集中配送”項目已經取得靚麗的成績。據海王生物第一季度報告顯示,該公司今年前三個月營業收入同比迅猛上漲了65.13%,達到9.15億元,原因就是主要控股子公司山東海王銀河陽光集中配送業務的銷售增長。
該報告稱,第一季度營業利潤2740萬元,同比增加2960.01%,主要是由于公司盈利能力增強、醫藥制造業銷售持續增長,以及醫藥商業流通產業的陽光配送業務快速發展,給公司帶來了效益。
與此同時,山東海王銀河醫藥公司在山東獲得“陽光集中配送”市場的城市,提出了巨額投資項目計劃:在濰坊市和棗莊市,山東海王分別計劃啟動了占地面積110畝、投資數億元的醫藥物流園建設項目;在菏澤市,山東海王承諾興建以“陽光集中配送”為主體的醫藥物流項目、醫藥零售連鎖項目和醫藥生產加工基地項目,初步規劃投資總額10億元人民幣;在聊城市,山東海王提出將興建一個投資額不低于3.5億元的藥品物流中心。
由此粗略計算,山東海王在山東省的計劃投資規模將達20億元!此外,據山東某醫藥公司人士透露,山東海王還向煙臺、威海、濟寧等地也承諾投資,且部分地方政府對山東海王的投資頗為倚重。
今年4月9日,《聊城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藥品陽光集中配送項目的回復函》中指出,海王銀河要盡快在聊城進行工商注冊,同時加快聊城藥品物流基地的建設步伐,并兌現在聊城市周邊地區不再設分支機構的承諾;同時加快投資項目建設。6月底前,海王銀河能夠完成聊城海王公司的工商注冊,同時要加快聊城藥品現代物流中心的建設,總投資不低于3.5億元,2011年9月底竣工投入運營。
在此前提下,卿城市政府接受了山東海王銀河“關于在聊城市實施藥品集中配送項目的建議”,并授予該公司在該地區的獨家配送權。
投資虛實
“海王銀河哪有錢投資?” 濰坊市某醫藥企業董事長透露,由于山東海王未能兌現投資承諾,濰坊市政府已經收回山東海王100多畝的投資項目用地。
“菏澤那邊的投資也是一分錢都沒有。”該人士說。
菏澤市發改委投資科人士表示,“山東海王原來是要在牡丹工業園區有個10億元的投資項目,現在到目前仍沒有聽說該項目啟動。”
此外,棗莊市發改委經貿科、聊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也稱,山東海王曾向當地承諾的投資計劃都尚處于醞釀階段,沒有成型。
聊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官員透露:“他們是計劃在開發區建設項目的,現在啥都沒定,項目只是處于前期醞釀階段,還沒有成型。”
截至目前,海王生物尚未公告將在山東地區計劃重大投資項目。
“我們列入資金使用計劃的投資都有公告,”海王生物投資關系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山東海王的具體營運由分公司自行運作。”
山東海王前世今生
位于濰坊的山東海王是銀河投資的控股子公司,其下設六個分公司:濟南、青島、煙臺、濟寧、臨沂、聊城。
銀河投資系海王生物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海王生物醫藥商業流通產業的主要控股平臺,持有山東海王60%的股權,浙江海王醫藥有限公司50%的股權,深圳海王長健醫藥有限公司70%的股權。
海王集團規劃,業務重點將由醫藥生產延伸到醫藥流通領域,其中以銀河投資為醫療機構批發零售平臺,以海王星辰為終端藥店零售平臺。
2005年度,海王生物出現超過7億元的巨額虧損,2006年3月,海王生物因與光大銀行南山支行7500萬元的債務糾紛,旗下資產被深圳中級人民法院提出查封。
2006年底,為了挽救業績,海王生物開始與大股東海王集團進行繁復的資產騰挪。
其中,海王集團先后收購銀河投資的45%的股權。截至2007年上半年,海王生物對山東海王共投入6000萬元,累計產生收益2489萬元,旗下六個分公司無一不虧損,瀕臨破產。
2008年底,海王集團尚有2700萬元的海王銀河投資45%股權收購款未付清,重新將此資產售回給海王生物,作價6936萬元。目前,山東海王作為銀河投資控股子公司依然由海王生物主導經營。
海王生物的算盤
商業流通一直是維系海王生物現金流的生命。根據海王生物投資關系部人士介紹,新醫改實施以來,醫藥商業流通產業成為海王生物發展的業務支撐點。
2009年,業務因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的山東海王及棗莊銀海正在開展的新運營模式——陽光集中配送業務得到了快速發展,使其醫藥商業營業收入達19.3億元,同比增加20.49%。
海王生物聲稱將以山東海王為該公司醫藥商業流通產業的核心,以浙江海王醫藥有限公司、河南海王銀河醫藥有限公司為新的醫藥商業平臺。
以投資換市場,是海王生物打開醫藥商業市場的突破口,海王生物預計,山東海王及棗莊銀河海王今年實現盈利,而其持續盈利性或將依賴于山東投資計劃能否落實。
“內部斗爭很激烈,管理很混亂。”這是上述當地醫藥業內人士對山東海王的評價,據該人士透露,濰坊山東海王的銀行貸款已經高達5-6個億,資產負債已遠遠高于總資產。
與此同時,海王生物的資本金狀況也并不理想,截至2009年年底,海王生物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有1.1億元,累計到今年一季度末,還不到2.6億元,且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一直處于負值狀態。海王生物要兌現山東投資計劃,自有資金顯然不夠。
此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該公司35億元的總資產中有超過22億元的流動資產,而其負債合計已經超過28億元!假如繼續通過銀行貸款進行20多億元之巨的投資擴張,風險巨大。
若投資承諾一個個成為空頭支票,山東海王在山東既得的醫藥配送利益還能持續多久?(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