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12/13 0:00:00 來源:
未知
昨天(12日),《上海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補藥物目錄》(2010版)正式發布,標志著上海市開始啟動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據市衛生局介紹,上海基本藥物目錄在全國基本藥物目錄的307種藥物基礎上,增加了符合本市經濟發展水平和市民用藥習慣的381種基本藥物,總共688種藥物,今后上海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用藥將限定在基本藥物目錄內,執行不加價的零差率銷售。
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后,市民百姓看病就診會有什么變化?上海版基本藥物目錄有哪些特點,怎樣采取綜合措施,保障基本藥物制度的優越性充分發揮?
藥費負擔進一步減輕
基本藥物是由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一個概念,通俗地說,就是那些能滿足人群“衛生保健優先需要”,性價比相對優越、物美價廉的常用藥。
長期以來,“藥價虛高”是導致看病貴的關鍵之一。專家分析,藥價虛高其實包含兩方面。一方面,一些醫療機構或醫生為了逐利,在可以使用基本藥物、療效并無大的差異的情況下,給病人患者開新藥、貴藥;另一方面,藥物從生產最后到患者手中,中間環節眾多,層層加價,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
為此,新一輪醫改提出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去年9月,衛生部等部門根據“防治必須、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中西藥并重、基本保障、臨床首選”的原則,確定了包括化學
藥品、中成藥共307個藥物品種為國家基本藥物,并規定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機構統一配備、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同時,政府建立非營利性的網上采購系統,對基本藥物實施集中采購配送,從而最大限度減少中間環節,降低采購成本。
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本市的基本藥物
招標采購方案已經確定。具體而言,就是根據“質量優先、價格合理”的原則,對社區基層醫療機構使用的基本藥物,從多家參加
招標企業中選擇質量保證、價格合理、供應充足的一家
企業,全部由其生產,量價掛鉤,降低藥價。與此相應,明年上半年全市基本藥物集中采購工作結束后,申城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只能在國家基本藥物和本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補藥物的范圍內配備使用
藥品。同時,這些基本藥物全部實施零差率銷售,進一步減輕患者
醫藥費用負擔。
藥物增加種類全國居首
基本藥物制度在本市正式實施后,市民在社區看病,配藥將只能配到基本藥物。
據了解,長期以來,上海地區用藥水平較高。全市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使用的藥物大多在700種以上,有的甚至超過千種。而最終確定的上海基本藥物目錄,總共688種藥物,能否滿足市民在社區診治常見病、多發病的需求?
“上海增補目錄是經過多位專家反復論證,根據上海社區實際需求制訂的。”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解釋,一方面,全國基本藥物目錄中有一些藥品如抗瘧疾、蛇毒的藥物,上海需求很小;另一方面,上海是全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地區,市民對慢性病防治用藥有比較高的需求。為此,市衛生管理部門反復調研,最終確定增加了381種藥物為本市基本藥物,其種類之多在全國各地方基本藥物目錄中居首。
據介紹,本市688種基本藥物涵蓋了抗微生物藥、解熱鎮痛藥、心血管系統藥、呼吸系統藥、消化系統藥、激素及影響內分泌藥、維生素礦物質類藥、血液系統藥等24類藥品,上海社區醫療機構常用藥的95%都已納入,“這些基本藥物是經過長期臨床實踐證明的經典藥,可滿足市民衛生保健和基本醫療需求。”過去某些社區醫療機構用藥也有不合理成分,此次通過上海目錄的制訂,剔除了部分僅少數社區使用的藥物,進一步提高了合理用藥水平。
專家指出,推進醫改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基本藥物制度實施之初,“眾口難調”在所難免,需要醫務人員做好引導工作。而實施一段時間后,管理部門也應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目錄,盡可能實現保證基本用藥和兼顧市民用藥習慣的平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層醫務人員還建議,對基本藥物采取一品多規的管理辦法,即一種通用名的藥物有不同規格的藥品,包括進口、合資和國產藥品,滿足市民的多層次需求。
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即取消15%的加價,給社區醫療機構帶來不小經濟壓力。“財政和醫保對零差率的補貼應及時到位,緩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運營困難,讓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更加順暢。”楊浦區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者坦言。
此外,要讓基本藥物制度發揮最大效用,除了社區層面推進,大
醫院也責無旁貸。據了解,目前申城三級醫療機構的基本藥物使用率不足10%。“市民
醫藥負擔更多體現在到大醫院看病診療上,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二三級醫院基本藥物使用比例的規定,并采取切實的監管與考核措施,確保基本藥物惠及更多患者。”(記者 孫剛)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