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2/18 0:00:00 來源:
未知
2010年剛過去,生物醫藥的資本市場究竟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回憶?記得去年JP摩根會議上,許多投資界人士和基金經理都在談論生物技術產業融資將再度復蘇興旺,許多人相信,生物科技中小公司的IPO將卷土重來。
去年開始,IPO路演的確接二連三地上演。但是,好戲并沒維持太久,定價也不讓人滿意,新上市的公司為融資付出不小代價,幾乎所有公司都是在詢價路演之后調低IPO發行價,以最低端甚至新低的發行價上市。更糟糕的是,幸運上市的公司多數沒有很好的后市支持,跌破發行價者比比皆是,與國內資本市場的火爆形成鮮明對照。
IPO大門微啟
由于IPO時買進的股票大都被套,投資者和基金經理現在已經不喜歡燒錢又不賺錢的生物技術公司,他們沒有多少耐心等待一個新藥上市,他們要看現在的業績和短期的故事是否煽情。然而,多數公司的表現和題材均不盡如人意,即使像艾恩伍德制藥(Ironwood),一家有產品即將獲準上市的雄心勃勃的新藥開發商,也不得不大幅削減IPO定價,才得以順利完成公開募集。進入新的一年,這家公司的股票交易已明顯低于發行價。據統計,去年所有完成IPO的生物技術公司股價平均下滑13%。
IPO行情不夠火爆,可能與希望上市的生物技術公司規模有一定關系。因為資金缺乏,規模較小的生物技術研發公司顯然要面臨更大的風險,這是這個行業的通病,尤其在華爾街自身也面臨競爭和財務考驗時,中小公司要募集到足夠資金不是件容易的事。
當然,太平洋生物科學公司(Pacific Biosciences)是個例外,它設法成功將定價設在了每股16美元的合理區間,首次公開招股籌集到2億美元。這是一個難得的成功,該公司背后有強大的風險基金支持,同時有一支很強大的技術團隊,才得以改變"行規",少有生物技術公司能有類似的"絕活"。華爾街喜歡聽你講精彩的故事,更喜歡你遞交賺錢的財報,這是硬道理。
不過總體而言,2010年并不讓人太失望,IPO還是開了窗口。融資量不算大,平均融資5000萬~8000萬美元,其中包括中國的CRO公司尚華醫藥。但有人解套出逃,有人接盤被套,誰笑到最后,還得看臨床試驗數據。
過去幾年IPO行情波動很大。2009年IPO市場完全關閉,2010年IPO重啟,2011年至少不會比去年差。今年的JP摩根會議前,博樂公司老總預測,今年IPO行情應該不錯,IPO或并購應該不會冷場,資本市場至少將提供150億美元的資金,才有可能保住3600億美元市值的生物技術公司正常運行。
投資者為誰興奮
總而言之,去年IPO行情是先熱后冷。去年美國IPO市場十大生物技術公司中,表現最好的太平洋生物科學公司實際上并沒有藥物在其研發管道中。相反,該公司開發一組新測序工具,為藥廠開發有前景的產品提供方便,由此創造了資本市場的興奮氛圍。
事實證明,2010年盡管IPO窗戶已經打開,對生物技術公司上市而言仍是比較艱難的一年。但是在2009年,任何一家生物技術公司想上市都難比登月,那時華爾街自身難保,哪顧得上本來就需造血的生物技術公司?不過,生物技術絕不是那種
心臟弱質的產業。許多
企業CEO已經身經百戰,他們下很大勇氣創建公司,通過許多艱辛努力過關斬將,努力使自己的產品通過臨床試驗以便得到回報。投資者只有在某種時候才會關注一家公司,參與其資本運作游戲,對那些最佳表現的公司或最有希望成功公司下賭注。
進入2011年,每一家生物技術公司的夢想將被提交到一個殘酷的現實中檢查。投資者重視產品而不只是承諾,只有那些項目有實質性進展、能給投資者帶來理想回報的公司,才有可能爭取到上市融資的機會。(作者:王進)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