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2/23 0:00:00 來源:
未知
2009年12月,益盛藥業首次叩關資本市場鎩羽而歸,時隔一年多,在“對癥下藥”全面改變募投項目后,公司二度闖關終獲批準。21日,中國證監會第25次發審委工作會議審核通過了益盛藥業的首發申請。益盛藥業,全稱吉林省集安益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中成藥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曾于2009年12月“上會”遭否。有資深人士透露,上次折戟的主因是募投項目存在較大風險。
其2009年12月首次“上會”所披露的申報稿顯示,益盛藥業擬發行2100萬股,募集資金分別投向提取車間生產線改造項目、生脈注射液針劑生產線GMP建設項目、年產1億粒振源膠囊項目、建立新藥研究開發聯合中心項目和非林地栽參項目六個項目。其中非林地栽參項目投資金額最大,為9029萬元,建設期7年,第8至13年為達產期。
記者拿到的一份保薦人內部培訓材料亦顯示,由于益盛藥業2006年至2008年的人參市場采購量分別為186噸、238噸、155噸,而非林地栽參項目達產后年產量將達850噸,遠高于其未來需求量。因此發審委認為該募投項目不僅產生效益時間較長,且建設計劃能否按時完成、項目的實施效果和消化募投新增產能等都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與《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第四十一條“發行人董事會應當對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可行性進行認真分析,確信投資項目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和盈利能力,有效防范投資風險,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益”的規定不符,故遭否。
如今,對比前后兩份申報稿可以發現,益盛藥業為二度IPO申請成功過關,已“對癥下藥”做足功課:從募投項目到保薦機構、發行數量全部“改頭換面”。其中保薦機構由財富證券更換為民生證券。
本次申報稿披露,益盛藥業擬發行2760萬股,募集資金將圍繞主營業務進行,著重提高主導產品的研發和生產能力,擬分別投向年擴產2億粒硬膠囊劑生產線建設項目1.4億元、年擴產1億支針劑生產線建設項目1億元和擴建省級研發中心項目,建設期均為1年。
據悉,公司主導產品為生脈注射液、振源膠囊和清開靈注射液。2008年至2010年,上述三種產品合計銷售收入分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82.85%、84.17%和86.54%;合計銷售毛利分別占同期銷售毛利的83.%、86.28%和87.77%。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