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3/22 0:00:00 來源:
未知
隨著美國食品巨頭通用磨坊公司上周五表示,已進入收購法國酸奶制造商優諾(Yoplait)的獨家談判,早前傳出有意收購優諾的光明食品正式出局。之前,包括光明、蒙牛在內的國內乳企都傳出有意接盤的消息。而對于光明來說,此次失去優諾已經是其海外收購路上的第四起失敗的案例。
世界500強“喝下”法國酸奶
通用磨坊在上周五的通報中表示,正與私募股權公司PAI Partners和法國合作乳業集團Sodiaal一起,就收購優諾和其附屬公司的權益進行排他性談判。目前有關談判仍在進行中。美國當地媒體報道,收購的代價約16億歐元(或22億美元)。
而在早前,有行業內人士透露,光明食品的奪標呼聲最高,據傳其報價為17億歐元,在九份要約收購中出價居首。這也是繼澳糖、聯合餅干、美國GNC后第四起涉及光明的海外收購流產案。
據悉,作為美國食品巨頭,通用磨坊是一家財富500強企業,主要從事食品制作業務,為世界第六大食品公司,與光明集團相比,不論從國際化還是自身實力都具有明顯優勢,因此最終被選擇成為法國優諾酸奶的新主人。
國際化程度不高成為絆腳石
作為國內的食品行業巨頭,光明集團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拓展海外通路,但屢戰屢敗的情勢卻不禁讓人擔憂,中國企業在海外收購路上為何如此艱難?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認為,在本次收購中,光明自身實力不夠、與法國優諾酸奶尋找的合作伙伴要求不符是導致此次海外收購失敗的主要原因。
“從法國優諾酸奶的股權所有者的要求來看,與競價高低相比,企業更傾向于選擇一家國際企業,以幫助該品牌在新興市場擴張。”周思然分析認為,當媒體推測美國的百事可樂對達能感興趣時,法國政府曾表示,酸奶是法國的一項戰略資產,政府支持的基金可能會以股東身份參與進來。因此,國際企業或者法國公司將成為優諾酸奶的首選。而光明食品既不是一家法國公司,也不是一家國際企業,這無疑成為其收購失敗的主要原因。
食品收購存在貿易壁壘
而相比能源、汽車等行業,我國食品行業收購起步較晚,在國際食品貿易中存在較大的貿易技術壁壘,并至今阻礙著我國食品業的國際進程。
“例如在 《衛生和動植物檢疫措施》中的最終產品標準方面,發達國家可通過提高最終產品的衛生標準,或提出眾多檢測項目而限制其他國家的產品流入,也正是由于這方面的限制我國食品出口受到較大阻礙。”業內人士表示,相關部門對食品的監管也存在較大漏洞,食品安全問題屢屢出現,不僅對我國食品業造成較大負面影響,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食品業的整體質量有待提高。
伸向海外的腳不會收回來
盡管在海外屢戰屢敗,但對于光明來說,要實現集團擴張必須借力海外,而其光明集團董事長王宗南不止一次地提到,海外計劃將列于光明的發展藍圖中。因此,業內人士認為,在法國的失敗不能阻止光明繼續探索嘗試的步伐。
資深營銷專家穆峰指出,光明集團的最新戰略規劃要求該公司一定要采用海外并購的戰略來實現。根據規劃,光明食品集團希望2011年主營業務收入確保700億元,力爭750億元;2012年銷售收入確保實現800億元,力爭達到900億元。到2015年力爭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食品產業集團,業務規模將突破1100億元。而去年光明集團主營業務收入618億元,要在5年翻番,海外并購是其基本戰略之一。
周思然也認為,光明將不會放慢其收購的腳步。 “海外收購能夠讓光明在拓展自身實力的同時,開拓海外市場,借助并購的海外企業直接進入國外核心消費區域,以達到其發展目標。 ”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