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3/30 0:00:00 來源:
未知
我國撲熱息痛生產和市場持續向好,帶動了對氨基苯酚市場一派興旺。對氨基苯酚在醫藥、染料、合成橡膠等諸多領域的應用量很大,特別是作為撲熱息痛的起始原料和主要原料。絕大部分對氨基苯酚都用于撲熱息痛的生產。
產能產量達到世界級水平
對氨基苯酚的生產工藝主要有對硝基苯酚鐵粉還原法、對硝基苯酚催化加氫還原法、硝基苯催化加氫法、硝基苯電解還原法等。多年以來,國內外生產
企業一直都采用對硝基苯酚鐵粉還原法生產對氨基苯酚,該方法的優點是工藝成熟、投資金額較少、上馬較快,但這條工藝也有不少缺點,如工藝路線較長、生產成本較高、
產品質量較差、環境污染較嚴重等等。因此,現在國外發達國家基本上放棄了該工藝路線,大多采用對硝基苯酚催化加氫還原法和硝基苯催化加氫法等方法。
近年來,我國一些企業也放棄了該工藝路線,改用收率高、質量好、環境污染少的對硝基苯酚催化加氫還原法生產,但目前國內還是有不少企業仍然采用這一工藝路線。
目前全世界對氨基苯酚的年產能達到28萬噸,總產量約為20萬噸,產銷基本保持平衡。我國對氨基苯酚的年產能在2005年達到8萬噸,產量6萬噸。在“十一五”期間,對氨基苯酚的產能和產量更是加快發展,2007年產能達到11萬噸,總產量達7.8萬噸;2009年產能達到18.5萬噸,總產量達10.7萬噸。
在“十一五”期間,我國對氨基苯酚產能的年均增長率達到了近20%。目前,我國對氨基苯酚年產能達到近20萬噸,產量11萬噸,位居世界第一。
多年來,我國有幾十家企業生產對氨基苯酚,以前絕大多數企業的生產能力偏小,市場抗風險能力不強。經過幾十年的市場整合,現在我國對氨基苯酚的生產已經向優勢企業集中,生產企業也減少到十幾家。
目前,我國大型的對氨基苯酚生產企業約有15家,其中年產能在5000噸以上的有9家,年產能在1萬噸以上的有6家,年產能在4萬噸以上的有2家。主要的對氨基苯酚生產企業為:安徽八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產能6萬噸;遼寧世星藥化有限公司,年產能4萬噸;江蘇中銘醫藥化工有限公司,年產能1.6萬噸;遼寧葫蘆島天寶化工廠,年產能1.5萬噸;江蘇泰興揚子醫藥化工有限公司,年產能1.4萬噸;山東安丘市魯安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年產能1萬噸。有的生產企業經過多年不斷發展壯大,已成長為全國乃至全世界對氨基苯酚生產的巨無霸型企業,如安徽八一化工股份和遼寧世星藥化,這兩家企業對氨基苯酚的年產能和產量都達到了數萬噸級水平,成為我國對氨基苯酚生產的“南北雙雄”,也是世界級的對氨基苯酚大型企業。
需求趨勢穩定
對氨基苯酚在醫藥原料藥方面的應用量約占其總量的83%左右,在醫藥原料藥生產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制備撲熱息痛、撲炎痛、安妥明、6-羥基喹啉、心得寧、維生素B1等藥物的起始原料及主要原料。目前全世界各國的撲熱息痛生產企業均采用對氨基苯酚為起始原料,利用醋酸或醋酐進行乙酰化反應生產撲熱息痛。國內對氨基苯酚80%以上的消費是用于合成撲熱息痛,因此業內有“撲熱息痛的市場就是對氨基苯酚的市場”的說法。
現在全世界撲熱息痛的年產量已達近13萬噸,我國是世界撲熱息痛第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65%左右,出口貿易量約占全球貿易量的70%左右。2010年我國撲熱息痛產量可達8.5萬噸,約消耗對氨基苯酚7.3萬噸,加上其他藥物的消耗,2010年國內醫藥原料藥領域消耗對氨基苯酚能達到8萬多噸。
撲熱息痛近年來出口量和出口金額呈穩步增長態勢。2009年,我國撲熱息痛出口量達到52782噸,比上年增長了24.5%;出口金額達到1992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了16.3%。2010年,我國撲熱息痛出口數量為5.33萬噸,同比增長0.97%;出口金額為2.10億美元,同比增長5.23%;出口平均單價為3.93美元/公斤,同比增長4.22%。目前我國“硝基氯苯—對氨基苯酚—撲熱息痛”這一條產業鏈較為成熟、完整,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較強,預計今后我國撲熱息痛的出口市場仍將穩定增長,將有力支持對氨基苯酚需求的不斷擴大。
我國對氨基苯酚近年來也積極擴大出口,出口量不斷上升。2005年,我國對氨基苯酚出口量僅有3000余噸,2007年出口量已達到6000余噸,2009年出口量達到近15000噸,是2005年的近5倍。因為我國的對氨基苯酚價格較低,具有市場競爭優勢,因此,最近以來許多國家的撲熱息痛生產商紛紛放棄自行生產對氨基苯酚,轉而從我國進口。特別是印度,是我國對氨基苯酚的主要進口國,每年都大量從我國進口該產品用于生產撲熱息痛,然后再出口到其他國家。我國對氨基苯酚生產廠商出于經濟利益的考慮,將產品大量出口到印度,也造成了國內對氨基苯酚市場供應緊張,價格上揚。
未來增長可期
預計未來國內外對氨基苯酚市場依然看好,這主要得益于對氨基苯酚的主要應用領域——
醫藥原料藥的需求仍將強勁增長。
據分析,今后撲熱息痛國內外市場前景仍然看好。撲熱息痛是全球解熱鎮痛三大支柱產品之一,其市場份額占據了整個解熱鎮痛市場份額的55%左右。撲熱息痛副作用較小而效果較好,并不斷有新用途被研究開發出來,加上國際市場對中國撲熱息痛依賴度較高,因此未來幾年國內撲熱息痛出口量會穩定在2009年5.3萬噸的出口水平上,并將穩中有增。預計2015年我國撲熱息痛出口量將達到6萬噸。
據悉,隨著國外特別是南亞、東南亞等常年氣溫較高的國家和地區在家禽飼料中添加撲熱息痛,這部分用量近來逐漸增多。在飼料中添加撲熱息痛以代替傳統毒副作用大的藥物,這將是未來撲熱息痛市場新的增長點。
此外,撲熱息痛在國內醫藥市場的需求也會穩步增長。一是它將逐漸替代傳統的毒副作用較大的藥物;二是新醫改方案正在逐步完善中,新方案將使更多人受惠,作為常規的消炎解熱鎮痛非處方類藥物撲熱息痛需求量將得到快速增長。預計到2015年,國內市場撲熱息痛需求量將達到3萬噸規模,未來市場需求增長較快值得期待。綜合國內外市場來看,預計2015年我國撲熱息痛的生產量將達到9萬噸,加上其他藥物消耗,預計2015年我國醫藥行業將消耗10萬噸對氨基苯酚。(作者:張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