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生存發展的靈魂,一流的企業必有一流的文化。企業文化包括核心文化與亞文化,就如同中華文化與56個民族的亞文化一樣,營銷文化是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營銷作為企業的龍頭工作,企業最為重視,但往往只是限于銷售提成的物質激勵,在文化激勵、精神激勵等軟性層面,工作做得有限。另外,由于營銷工作的特殊性,人員流失比較嚴重,因此,如何吸引并留住那些優秀的營銷人才,就顯得尤為重要。當然,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有合理的物質激勵,也要有優秀的企業文化,用文化來凝聚人心、提升士氣、激發活力、創造業績。
我們看一下營銷團隊激勵的三大問題:
首先,營銷人員普遍存在物質導向心態。
營銷尤其是銷售人員,往往是業績與物質導向。很多企業的營銷人員低薪都比較低,然后倡導“不管白貓黑貓,逮住老鼠就是好貓”的營銷文化,這樣的結果是,大家就喜歡不擇手段地通過各種方式拿客戶,然后獲得高額的物質獎勵。一旦一段時間內沒有業績,就會人心浮動,換個地方再試試。應該說,營銷人員的這種物質導向、短期效應,并不全是個人心態和價值觀的問題,與企業的價值觀、用人理念和激勵機制都有關系,要想使營銷團隊穩定下來,必須進行系統的改革。
其次,營銷人員尾大不掉、自立門戶現象嚴重。
培養一個優秀的營銷人員是很難的,至少需要2-3年的時間,這個時候,一個對行業和產品了解、掌握核心客戶資源的營銷人員,往往出現功高震主的現象,當年麥肯錫兵敗實達,就是源于麥肯錫的營銷組織結構變革過于激進,遭到大區經理的強烈反對,進而導致大量的呆賬壞賬,使實達一蹶不振。牛根生原來在伊利是營銷副總,正是由于總裁鄭懷俊對他的擔心,所以才一再削弱他的權力和影響力,最后導致牛根生憤然辭職、另立門戶。所以說,如果沒有很好的文化和激勵機制,一個方面,企業委以重任的營銷人員可能很難控制,另外一方面,優秀的營銷人員由于激勵機制和文化的問題又很難留得住。
最后,營銷人員的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問題,學習意愿不足。
有人說,營銷最難也最簡單。世界有兩件事最難,一件是讓別人接受你的思想,另外一件是把別人的錢裝到你的口袋里。營銷人員要把這兩件事都做好,才能讓顧客成為忠誠的顧客,否則就只能是短期效應而已。原則上來講,營銷人員要成為產品專家、心理顧問、銷售專才,但實際上,營銷人員往往是靠喝酒、拉關系致勝。不可否認,這是中國的國情,不喝酒、不辦事;沒有私下交易,很多事難成。比如醫藥代表這個職業,但國外是非常專業的工作,他必須是某種藥的專家型人才,能否輔助醫生做很多用藥指導工作,但在中國,醫藥代表成為利益鏈條的一個環節,專業性根本無從談起。一個優秀的營銷人員,必須要不斷地學習,強化個人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讓自己更受各方面的歡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