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4/19 0:00:00 來源:
未知
2009年冬至,東阿阿膠第八代傳人秦玉峰獲得文化部頒發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東阿阿膠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證書。這意味著,從事阿膠行當已達35年的秦玉峰,成為創于清代嘉慶五年、歷史上頗具影響的東阿阿膠制售堂坊——同興堂第八代傳人,也是有完整傳承記載的第八代阿膠傳人。
1952年,東阿阿膠廠成立于山東東阿縣。東阿阿膠前任董事長劉維志是現代阿膠奠基人。作為劉維志時代成長起來的阿膠人,秦玉峰則是現代阿膠的發揚光大者。
什么是傳承人?按照秦玉峰的話來說,就是把自己的生命融于阿膠的人。命即阿膠,阿膠即命,秦玉峰已經將性命與阿膠完全融為一體了。自17歲開始接觸阿膠,秦玉峰即師從第七代傳人劉緒香老藥師鉆研阿膠傳統煉制技藝,憑著不怕苦、不怕臟,認真求學的勁頭,掌握了阿膠傳統生產各個工序的操作,并一躍成為劉緒香的得意徒弟。秦玉峰沒有想到,自己從臨時工到學徒、班長、再到科長、副總經理,在進入工廠的32年之后,最終接下了東阿阿膠的“帥印”。
懷著對阿膠濃厚的感情和文化認同,秦玉峰把對東阿阿膠文化的傳承認定為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業寄托,而一直低調的阿膠文化也終于在他的手中逐漸耀眼起來。
據記載,東阿阿膠在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被譽為圣藥,在傳統中醫藥學、史學、儒學、養生學、藥膳學、進補、膏方文化,乃至古典文學中具有重要地位,讓阿膠成為了千年中藥史上的瑰寶。
阿膠還與人參、鹿茸齊名為“中藥三寶”,它具有養生功效,能夠補血養血、美容養顏、強筋健骨,增強免疫力,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中國最早的藥物學著作《神農本草經》稱阿膠“本經上品,久服,輕身益氣”。李時珍則在《本草綱目》中稱贊阿膠是“補血氣之圣藥”。
“萬病皆由氣血生,將相不和非敵攻。一盞阿膠常左右,扶元固本享太平。”秦玉峰用明朝何良俊的這首《思生》舉例說,歷史上東阿阿膠是宮廷貢品,貴族的養生上品,曾國藩表達對“父母大人金福萬安”,也是千里迢迢托人送上“阿膠二斤”孝敬父母。
2006年開始,東阿阿膠組織專門班底,搜集、挖掘并整理大量阿膠用方,并把歷史上對阿膠的評價,歷代醫學家、藥學家、消費者對阿膠的評價進行梳理,發現阿膠的醫方醫案,整理出中醫內科、外科、養顏、養生、保健經典名方3200多個、膏方200多個、食療方200多個。
“阿膠發源于東阿,必將光大于東阿”。
承載阿膠信仰,承接精湛手藝,用生命守護國寶尊嚴。秦玉峰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動實踐著他的誓言。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