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4/26 0:00:00 來源:
未知
就全球制藥產業發展現狀而言,這是個國際化程度較高的產業,對于國際化程度相對還不算高的中國企業來說,亟需較為全面、系統和深入的基本信息和實戰指導。
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的陰陽學家鄒衍提出了原始思想“九州學說”。他將天下分為九州,中國是大九州中的一州,大九州之間以海洋相連,大九州以外被大瀛海所環繞。這一學說動搖了華夏的本位思想,開拓了視野,大大豐富了人類的想象。
“大九州”學說對“走出去”實施國際化戰略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筆者以為,中國企業真正走向國際僅在近10年間,盡管中國企業仍處于一個由低端向中高端奮進的階段,但國際化進程發展迅速,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果。這一點在我國的制藥領域已經顯現。
就全球制藥產業發展現狀而言,它是國際化程度較高的產業,對于國際化程度相對還不算高的中國企業來說,亟需較為全面、系統和深入的基本信息和實戰指導。筆者欲以歐盟市場為切入點,做一個前期嘗試。
市場準入意識
歐盟是我國最大的醫藥貿易伙伴,也是我醫藥產品最大的出口地。據WTO統計,歐盟藥品貿易占全球藥品貿易的68%,位居第一。2010年,我對歐盟醫藥產品的出口額占我國整體醫藥出口額的21%。其中,我對歐盟原料藥和化藥制劑的出口額分別為44.8億美元和1.76億美元。無論是從現有規模、發展潛力還是重要性來看,歐盟都是我國制藥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和努力開拓的市場。
目前,歐盟已成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共同體,現有的27個成員國當中,醫藥市場的情況各不相同,特別是傳統的西方醫藥強國,如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荷蘭、丹麥等,與東歐國家如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捷克等相比差異性較大。在歐盟,除本地的制藥企業外,還有輝瑞、默克、強生等大型跨國制藥設立的分公司,已形成了以歐美國家企業為主導的醫藥格局。但企業彼此間已由產業鏈上下游為線,形成了一種競爭與合作的博弈局面。早期歐美企業之間的競爭一度十分激烈,近年來,圍繞專利、數據獨占等亦糾紛不斷,但并沒有發生過度的惡性競爭。
自本世紀初以來,出于規范歐盟醫藥市場的考慮,歐盟頒布了一系列法令,包括制定統一的藥典,采取統一的GMP標準,開展統一的CEP/COS認證等,以統一各成員國的藥政管理制度。但在實際執行當中,各成員國因經濟發展程度不同,依然表現出不同的特點,故進入歐盟市場不能大而化之,必須針對不同國家,采取不同的戰略與戰術。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