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 自動“屏蔽”輻射區食品
大禾、不二家、明治……都是消費者熟悉的日本餐飲業品牌。在日本東北部大地震造成核泄露事故發生之后,這些日本料理店在中國大陸的生意受到較大沖擊。筆者在廣州市大禾壽司店內看到,往日食客們排隊候餐的場景不復存在,即便是周末時分,前來用餐的食客也為數不多。
筆者日前在廣州市體育中心附近采訪時看到,原先“盤踞”在這里的日本料理店、壽司店和銷售日貨的商家,哪怕其銷售的食品產地不在日本,商家也硬要給這些食品貼上“日產”標簽。現如今,當筆者詢問商家銷售食品的產地是否為日本時,他們當即予以否認,紛紛與“日產”劃清界限、撇清關系,改口稱其銷售的食品原產地不是日本東北部,或者解釋其銷售的食品是“震前到貨”。
筆者還在銷售日貨的淘寶網店里看到,部分淘寶商家掛出了溫馨提示,稱自己銷售的明治奶粉、料理原料、海磯紫菜等皆在大陸代工生產;有的甚至貼出生產日期及核輻射檢驗報告,表明其銷售的產品是震前生產的,而且未遭到核輻射污染。
“其實真正從日本進口的食品很少,大部分都是日式食品、日本口味、日本吃法,如生魚片都是從挪威進口的,日本納豆的生產制作都是在大連市完成的,只是其銷售的商品起個日本名字。”佳世客生魚片專柜的銷售人員告訴筆者。
商家: 自動“屏蔽”輻射區食品
“受地震影響,日本本土許多食品公司已經停止生產,我國海關也嚴控日本食品入境,我們現在很難進到日本食品!”大禾壽司經理陳鵬說。筆者在廣州市場調查發現,我國宣布禁止從日本進口食品后,進口食品超市吉之島、TASTE及多家知名百貨公司直接從日本進口的生鮮食品非常少,大部分食品均為國內代工生產的日式食品。
據吉之島華南公司方面透露,目前從日本進口的食品都是定型包裝的,沒有什么生鮮食品,更沒有來自地震輻射災區的生鮮食品。據萬家百貨、百佳等知名超市負責人稱,他們店里提供的即食壽司及日本清酒、芥末等都是在內地生產,其生產原料也是在日本地震前進口的,而三文魚等原料則來自瑞典、挪威等國。
隨后筆者又走訪了多家星級酒店發現,不少酒店早就提前對日本進口生鮮產品下達“封殺令”,尤其是日本進口的海產品、調味品等。
“日本發生核泄露事故后,我們就接到集團總部的命令,停止進口一切日本食品。”香格里拉酒店市場傳媒部總監張煒說。由于該酒店提供日本料理,對于日本地震引發的核輻射事件也保持高度關注,從3月中旬開始,該酒店便決定停止進口一切日本鮮貨,包括生鮮食品、調味食品等。
“原來用的瑤柱、天婦羅粉等都是日本原裝進口,現在均已停售,換上了國產同類食品原料。為了確保消費者飲食安全,對于一些非日本生產并有可能存在風險的食材也開始暫停進貨,比如日本海域產的干鮑魚等。”張煒說。
日本食品原料停止進口之后,廣州市各酒店、日本料理店紛紛開始尋找其他進貨渠道,以保證食材的正常供應。廣州松子日式料理店負責人表示,該料理店停售日本進口芥末之后,已經改用大連生產的芥末。不少高端酒店、自助餐廳也紛紛轉向歐美等地尋找進口食材渠道,或者直接采用國產原料烹飪食品。
專家: 消費者不必恐慌
在不久前結束的博鰲亞洲論壇上,日本外務省經濟外交大使堂道秀明表示,來自核輻射災區的超標食品,除了禁止在日本國內流通外,絕對不會將其出口到中國、韓國。
據中國海洋大學教授侍茂崇介紹,其實核輻射離我們餐桌并不遙遠,關鍵是看輻射量的大小,以及是否危及到人體健康。
有消費者提出疑問,既然日本的海鮮不能吃了,那么在日本海域內生長的魚類游到我國近海怎么辦,被打撈上來的魚既沒有護照,也不會說話,誰能分清楚打撈上來的魚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對此,侍茂崇表示,影響日本海域的主要是黑潮,其流向基本是往北和往東,因此在這一代生長的魚類應該不會游向我國。從日本當地地面站測到的風向來看,基本是往北或往東,衛星觀測到的風向也是如此。根據衛星觀測到的水溫數據來看,目前日本東北部的水流整體往東,理論上被核污染的海水流向我國的可能性不大。
“在日本福島附近生長的都是深水魚,一般不會游到中國近海大陸架上;即便游過來至少也需要一兩年時間,而且數量非常小,廣大消費者不必擔心。”侍茂崇說。
華南農業大學柳春紅副教授認為,在我國相關政府部門沒有確切監測到更高一級核污染指數,證明其對人體產生危害之前,任何恐慌和所謂的“自我預防”、拒吃某種食品等都是不必要的。
“即便有一些地區監測到的數據和當地水平相比有一點異常,但放射性物質已經被大大稀釋,不會達到影響公眾健康的水平。現在的檢測技術和儀器非常先進,廣大消費者沒有必要為此感到擔心。”柳春紅說。
據了解,目前國家質檢總局已經布置全國海關對日本進口食品采取嚴格檢測措施,已污染的食品不會流入中國的餐桌。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