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執法人員在制售假藥的窩點倉庫中搜出的假藥。
這是吉林省有史以來在境內破獲的一起最大的假藥案。
此案系跨省作案,涉案品種多、范圍廣、辦案難度大。專案組在近7個月的時間里,分赴安徽、廣東、廣西、湖北、湖南、遼寧等省市調查取證,抓獲涉案嫌疑人10名,搗毀倉庫5處,查獲的假藥涉及假冒修正藥業、敖東藥業、西安楊森、北京紫竹、拜耳醫藥等省內外27個知名企業的品牌藥品,品種涉及急救藥品與二類精神藥品,貨值達771萬元。
此案被列為2010年全國十大打擊制售假劣藥品重點案件之一。
售假分子手持報價單 鬧市區內廣泛推銷
去年3月初,吉林省遼源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在日常監督執法過程中,發現在市區內若干家藥店出現了“吳太感康”、“復方甘草片”等假藥,引起了執法人員警覺。經驗表明,一個頗具規模的售假團伙正在該市活動。
經過2個月的初步偵查,監管部門鎖定了范圍和目標。2010年5月13日上午,嫌疑人終于進入了執法人員的視線。一高一矮兩名犯罪嫌疑人從一輛捷達車上下來,他們手持藥品報價單,偷偷溜進兩個藥店,停留不到5分鐘就談妥了生意,取出部分藥品進入藥店交易。他們交易的藥店,距離遼源市區商業城大約只有150米。隨后,他們又驅車前往遼源市政府小區附近的藥店和診所進行推銷,被埋伏在此的執法人員當場抓獲。
在被繳獲的銀灰色捷達車上,執法人員現場查出共計39個品種、貨值金額29024元的藥品。這伙膽大的售假分子,頻頻在鬧市區、商業區推銷藥品,行為囂張,但是這批藥品,執法人員僅僅從外觀和包裝物就可以判定——其中大部分都是假藥。
被抓者企圖大事化小 追根溯源破開冰山一角
為了掩蓋罪行,逃脫更嚴厲的法律制裁,當時被抓獲的4名涉案嫌疑人提出“以繳納高額罰款大事化小”的請求,企圖拉攏、麻痹執法人員,被當場拒絕。執法人員已經意識到了其中可能隱藏著更大的案情。
為了徹查假藥的來源和流向,公安機關于當晚進行突擊訊問。涉案嫌疑人鄭連山等人交代了犯罪事實。原來,此4人結成團伙后,由鄭連山和常昊負責從安徽省阜陽市、廣東省廣州市、遼寧省沈陽市等地購買二類精神藥品和其他假藥,鄭連山負責聯系買家,常昊、劉玉庫負責發送貨,蔣健群負責清理看管藥品及放風,是一個分工明確的犯罪團伙,上下線涉及多個城市。他們供認出,其在長春市還有一個假藥倉庫。
監管人員馬不停蹄地趕往長春,又搜出了價值20萬余元的假藥,令人擔憂的是,其中有二類精神藥品4種,還有狂犬疫苗、人血白蛋白、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藥品10余種,社會危害性極大。遼源市公安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立即抽調精干力量,組成了“5·13”專案組。
異地抓捕破除地方保護 多名涉案人員全部落網
盡管抓捕行動在隱匿身份的前提下實施,但仍遭到地方保護勢力及相關既得利益者的阻撓,給辦案設置了重重障礙,拖延了抓捕時間。在當地公安部門的配合下,專案組奔波了18天,終于將化名為“王燕”、“張春田”的犯罪嫌疑人張麗、蔣玉全抓獲,收繳假藥266件,包括人用狂犬疫苗、二類精神藥品鹽酸曲馬多等38個品種,貨值680余萬元。
據張麗交代,其伙同浙江省鰲江市化名為“王琳”的犯罪嫌疑人在安徽省阜陽市聞集鎮哈油坊生產假冒“長春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人用狂犬病疫苗”等藥品,并從廣東省揭陽市一個化名為“陳恕”的男子手中購得鹽酸曲馬多12000片。
專案組根據線索,先后抓獲“武嫂”黃蘭娟、“張姐”張麗娟等人。截至2010年11月23日,網上通緝的犯罪嫌疑人劉某在吉林省松原市被成功抓獲。至此,所有涉案人員均已歸案。
今年初,遼源市檢察院已提起公訴,制售假藥的犯罪分子將受到法律的制裁。(中國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