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5/23 0:00:00 來源:
未知
新醫改和全民醫保制度的穩步推進,為醫藥產業的發展打開了巨大的現實和想象空間。醫藥市場的迅速擴容,跨國藥企“轉移生產”帶來的契機,市場秩序規范化程度的提高,使中國醫藥產業再次站在歷史機遇面前:國家投入重金鼓勵創新研發,扶持優質企業迅速成長,提高行業集中度,調整產品結構……從宏觀上說,我們已經身處一個最好的時代。但是,在微觀上,企業持續經營無疑面臨不少實際問題和困難,原輔材料大幅上漲,藥品制造成本大幅攀升,而藥價卻往往因為企業無法把握的因素不升反降……在這樣的背景下,謀變成為眾多醫藥企業必然的選擇。
“窮則變,變則通”。全產業鏈就是醫藥企業給自己找到的一條變通之路。我們看到,近兩年來,為緩解生產成本上漲壓力,向上下游擴展幾乎成為藥企的共識。有的實力本就較強的企業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壓縮每一分、每一厘成本。改革開放已經30多年,經過市場經濟的磨煉,大部分藥企的經營水平和能力有了很大提升,為適應市場而調整經營模式對每個藥企個體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當這種調整成為一種趨向,成為行業“集體行動”的時候,那一定是行業環境發生了變化。目前,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仍處于“試驗”階段,還不能完全排除政策與行業對接錯位的情況。事實上,身處政策影響度極高的醫藥行業,醫藥企業依靠改變經營模式等內生性手段擺脫困境的空間并不大。同時,資本也在醫藥行業翻云覆雨。在游資,信貸和地方政府追求區域經濟發展的三方合謀中,醫藥行業成為資本的聚集地,上下游擴張,并購重組才來得那么沖動和迅猛。
在產業環境多變的新時期,對于每一個企業來說,審時度勢,抓住機遇,揚長避短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誠然,通過兼并重組發展全產業鏈能夠解決一些現實問題,但也應該看到,行業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比如以藥養醫等體制性、機制性問題,各地藥品招標采購當中事實上的低價導向,都與醫藥產業發展的價值趨向不相一致。這些問題顯然不能通過建立和發展全產業鏈來解決。相反,企業如果對全產業鏈抱有過大希望,還會帶來另一些問題,比如環保,比如內部管理和市場重點,還有治理結構。因此,構建全產業鏈這個“藥方”只能是在一定范圍和一定程度上起作用,它不能包治百病。另外,通過重組行為構建全產業鏈本身也是一把“雙刃劍”。重組后企業必然要應對人員、資產和管理模式調整,文化融合等多方面的挑戰。因此,有關專家多次提醒我們,全產業鏈的最大價值是效率提高,而其前提是要做到資源優化配置。一句話,上下游“通吃”能否吃得通,值得業界深思。
精細化分工,專業化合作,注重協同效應是全球經濟發展大勢所趨。全產業鏈的根本目標是服務于國家和產業的發展,只有立足長遠、胸懷大局,企業才能把握好自身的發展節奏。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