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6/9 0:00:00 來源:
未知
為進一步推動衛生系統創先爭優活動的深入開展,更好地服務發展、服務群眾、服務基層,努力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樹立衛生行業良好形象,江陰市中醫院根據上級部署要求,召開了“三好一滿意”動員大會,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強化教育培訓,開展各類實踐活動,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質量。
一、開展技能競賽,提高醫護服務水平。院部組織護理部、藥劑科、財務科、急診科、檢驗科、影像科、膳食科等窗口科室開展崗位技能競賽。護理部開展了5年內護士基礎操作(靜脈輸液、心肺復蘇)比賽及中醫護理操作(耳穴埋籽)比賽,以此提高年輕護士的技術水平及服務質量;藥劑科中藥房開展了中藥飲片配方比賽、煎藥室進行了煎藥比賽,提升藥劑人員飲片配方及煎藥技能;急診科醫護合作展開急救操作——氣管插管比賽,提高醫護急救水平;檢驗科、影像科開展讀片及“三基”理論搶答比賽,提高讀片的準確率;膳食科開展廚藝比賽,有切菜、炒菜等,為住院病人及臨床醫護人員提供可口飯菜,提升病患滿意率;基層中醫指導科、工會聯合舉辦“弘惠杯”中醫經典硬筆書法、中醫藥適宜技術攝影等比賽,弘揚中醫藥文化精髓。
二、加強行風建設,嚴肅行業紀律,廉潔行醫。行風建設是醫療服務中的突出問題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醫療行業作風建設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衛生行業的整體形象。該院的行風建設從長效、實效出發,把抓行風與抓業務、抓管理相結合,通過定期進行由分管院長對全院中層副職以上干部進行醫德醫風、反商業賄賂等行風建設專題講座、每周三的行政查房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面進行行風建設督查、向門急診及出院病人發放醫德醫風建設調查表、院部召開社會行風監督員座談會、護理部每季度進行住院病人家屬座談會、科室定期召開工休座談會、開展出院病人上門及電話回訪、院長信箱及意見箱等方式,開展“雙爭“活動,定期收集行風建設工作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列出整改措施,鞏固成果,從而始終保持行風工作連續、穩定、正常運行,向社會展示醫院的良好形象,從而贏得民眾的信任和支持。
三、開展志愿者服務,延伸醫護服務內涵。該院黨委、團委組織黨團員、干部深入社區、敬老院、農村等開展義診與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活動,弘揚中醫藥文化;通過本院職工和社會力量(《江陰日報》城市義工)參與“志愿服務在醫院”活動,創新醫院服務模式,為患者提供快捷和便利的服務,在醫院和患者之間建起溝通的橋梁,延伸醫護服務內涵,促進醫患和諧。
四、開展建黨90周年活動,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一是組織各支部學習“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跡”,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做到以病人為中心;二是開展領導干部點評活動,針對存在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并予以落實;三是為加強對廣大黨員的黨史黨性教育,激發愛黨愛國熱情,院黨委組織各支部學習黨史及黨建知識,并要求聯系實際工作撰寫“黨在我心中”征文;四是邀請黨校老師授黨課;五是在七一前夕組織退休支部、在職黨員進行紅色教育及參觀紅區;六是發展一批新黨員、評選先進基層黨組織及優秀黨員,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
五、積極創建三級醫院,持續改進醫療質量。第一,召開七屆三次職代會,修改并通過了關于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的鼓勵和考核制度,科室綜合考核中列入中醫藥特色優勢指標,如中草藥使用率、門診中藥飲片方、自制制劑使用率等。中醫藥特色指標逐年提升。第二,嚴格執行《關于中醫醫院突出中醫藥特色優勢加強人員配備的通知》,制訂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及培養計劃(青苗培養計劃、杏林人才計劃等),責成醫務科、護理部、人事科、科教科、基層中醫指導科等予以落實,要求中醫類別執業醫師能熟知中醫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含中醫診療技術操作及常用中藥方劑應用)。開展以跟師學習為主的臨床師承教育,依靠名老中醫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學術影響,指導青年中醫在臨床實踐中進一步熟練運用中醫藥知識,提高中醫理論水平。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今年進行了副護士長競聘上崗工作,通過公開崗位、自愿報名、資格審查、民意測評、面試答辯、領導評議、名單公示等一系列競聘程序,最終確定了綜合考評前八位的人員為相關科室的副護士長,增強護理管理能力。第三,全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實施“省衛生廳年輕護士素質提高行動”,進行輪崗學習、書面考試、溝通培訓等,動員年輕護士刻苦訓練“三基”理論及技能,培養她(他)們主動勤快、果斷敏捷、熱情服務、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進一步激發她(他)們勤學習、善思考、學技術、比技能、創一流的工作熱情,促使她(他)們學會操作的同時更應學會溝通,杜絕護理不良事件,提升病患滿意度。第四,按照《中醫醫院中醫護理工作指南(試行)》、《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等制訂《江陰市中醫院中醫護理手冊》,掌握本專科常見病的中醫護理常規和中醫護理技能操作,開展中醫辨證施護,提供具有中醫藥特色的康復和健康指導。平時加強護理人員中醫護理理論的學習及中醫護理技能的練習及考核,開展拔罐、耳穴埋籽、中藥貼敷、中藥坐浴、中藥灌腸、中藥熏蒸等技能操作。第五,組織制訂并實施《江陰市中醫院常見病及中醫優勢病種中醫診療方案》及評價標準,實施臨床路徑管理、預約診療服務等,醫務科、基層中醫指導科等對中醫優勢病種的療效及中醫藥特色進行分析、評估和總結,并制訂改進措施。第六,加強重點專科建設。該院有省級中醫重點專科皮膚科、省級中西醫結合創建專科小兒科及無錫市重點專科脾胃病科、不孕癥專病等,針灸理療康復科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為“2010年農村醫療機構特色專科建設單位”。建立各專科網頁,制訂并落實重點專科建設發展規劃、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的具體措施及本專科常見病、重點病種的中醫診療方案,由科教科、基層中醫指導科、醫務科等定期督查,并對中醫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第七,積極開展中醫對口支援工作,并制訂鼓勵措施。去年年底院部克服臨床醫師匱乏等問題,外派骨傷科及急診科兩位骨干醫師援疆,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為新疆人民服務。另外,院部每年派出擬晉升中級或高級職稱的中醫骨干人員、名醫等下鄉支農,送醫上門,幫助解決百姓看“專家難”的問題,減輕經濟負擔。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