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6/15 0:00:00 來源:
未知
日前,全球最大制藥企業輝瑞與海正藥業簽署意向書,雙方將共同組建合資企業。通過這起合作讓人們再次思考,中國幾千家藥企年收入總和不敵輝瑞一家,與其他國外醫藥巨頭實力也相差甚遠。在這種情況下,外資藥企緣何紛紛放下身段在華聯姻?
根據合資意向書,輝瑞與海正藥業將合作生產,以提供高質量的藥物,并通過全球的營銷平臺實現有關藥物更廣泛的商業化。合資公司投資總額約為2.95億美元。目前,海正藥業與輝瑞僅就共同出資組建合資公司達成初步意向,具體細節仍在進一步洽談之中。
輝瑞與海正藥業成立合資公司的消息一經曝出,雙方在仿制藥領域的合作就引起了業內的關注。眾所周知,專利到期藥物,包括品牌仿制藥,是全球醫藥市場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在中國,仿制藥占本土
藥品市場的60%。
業內人士認為,海正藥業的優勢正是在于原料藥、仿制藥的低成本生產,而輝瑞的優勢則在品牌和銷售渠道,雙方互補性非常強,成立合資公司應該是個雙贏的結局。同時,海正與輝瑞的合資表明,對于尋求低成本本地合作伙伴開發仿制藥以應對專利即將到期導致收入銳減的跨國
醫藥企業而言,中國原料藥企業具有越來越大的吸引力。
在輝瑞之前,另一大醫藥巨頭諾華,于3月22日宣布完成與中國疫苗企業浙江天元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合資程序,諾華公司將持有合資公司85%的股權。此次合作將有助于諾華引入更多疫苗產品,并拓展在中國疫苗市場的業務。而包括賽諾菲在內的其他多家跨國藥企也在華成立了合資公司。
究竟為何多家名不見經傳的國內藥企會吸引跨國醫藥巨頭合資,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跨國藥企要想不斷發展擴大,大多都會通過并購的方式。以輝瑞為例,其很多好產品都是整體收購來的。但今后繼續走這條路存在一個問題,即值得收購的好公司越來越少,即使有,也不一定能收購得到。所以,包括輝瑞在內的跨國藥企已經開始逐漸用“投資”來取代“收購”。此前,一位業內人士也指出,輝瑞已不再像從前那樣完全采用“大魚吃小魚”式的強勢收購戰略了,而是改用更加溫和的投資、參股的方式,希望通過投資的方式去獲得一定的回報。
醫藥專家戴浩森則告訴記者,跨國藥企與中國公司合作,其最重要的目的還是要在中國市場上占據更大的份額。因為跨國藥企在技術、產品上處于領先地位,但在國內的市場拓展、對中國政策的了解等方面卻不如國內企業。而且,與國內企業合作生產、銷售可以降低跨國藥企的成本,而對于國內企業來說,也可以學到國外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等。
不過,戴浩森也指出,一些跨國藥企對于那些自己不占控股地位的合資公司,是不會投入最先進的技術和最新產品的。而對于控股的合資公司,在經過幾年的運作后,跨國藥企一般就開始謀劃獨資。這幾乎成為近幾年來,外資醫藥巨頭在華成立合資公司的統一模式。所以,對于高高在上的跨國藥企遞出的“橄欖枝”,國內企業還需要三思,不要最后落得個“為他人做嫁衣”。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