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6/22 0:00:00 來源:
未知
湖北潛江永安藥業股份公司大院中央,一頭巨大金屬材質的牛正對公司辦公樓,昂首挺胸,頗為氣派。可惜,這家以生產牛磺酸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自2010年初上市以來,股價一直沒能“牛”起來,公司股價一直在發行價左右徘徊。
不過,等了快兩年時間,“世界牛磺酸第一股”永安藥業(002365.SZ)終于迎來了產品漲價的好時光。
進入6月份以來,牛磺酸出口價格基本維持在2.8美元/公斤,相較年初的出口價格上漲了約15%,這讓這家以牛磺酸生產和銷售為核心業務的上市公司,看到了扭轉一年以來業績下滑頹勢的希望。
在4月14日發布的一季度季報中,永藥藥業預測,隨著牛磺酸出口價格的上漲,公司上半年的利潤額將大幅增加,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同比將增長20%~50%.
然而頗為奇怪的是,利好消息放出后,市場反應卻頗為冷淡。
永安藥業從4月中旬的32元/股左右,經10轉10除權調整后,6月20日已下跌為13.13元/股,跌幅超過一成。
利好消息刺激之下,永安藥業為何仍遭受股價下挫之痛?
業績連年跳水
市場對永安藥業股價的反應,與其業績一路走低有關。
永安藥業是國內牛磺酸生產領域的龍頭企業,2010年,公司牛磺酸產能達到2.4萬噸,占全國牛磺酸產能50%以上。而由于我國的牛磺酸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80%以上,從而使得永安藥業也成為世界上牛磺酸產能最大的企業,占全世界40%以上的產能。
但永安藥業經營業績卻一路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至2010年,公司銷售收入分別為4.47億元、3.10億元、3.20億元,凈利潤則大幅下降,分別為1.03億元、0.65億元和0.46億元。而在2011年一季度,其營業總收入為7324萬元,同比下降20.6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74萬元,同比下降31.74%.
這也導致永安藥業在資本市場上乏人問津。截至2010年底,其十大股東中都沒有機構出現,而曾經進入過前十大無限售條件股東席位的兩個機構,也在短暫逗留后選擇了離開。
“牛磺酸是個薄利的行業,成本稍有上漲,企業就會吃不消。”6月15日,江蘇遠洋藥業股份公司一位業務人員透露。由于生產牛磺酸所用的環氧乙烷、液堿等上游原料自2010年以來持續大幅上漲,使得牛磺酸的利潤空間被壓縮得幾乎與成本持平。
今年一季度,牛磺酸年產能達1萬噸,行業占比僅次于永安藥業的江蘇常熟市瑞凱添加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凱科技”)停產牛磺酸,市場格局也隨之急變,堅守下來的湖北遠大富馳醫藥化工有限公司、江蘇遠洋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永安藥業等企業,瓜分了瑞凱科技約24%的市場份額,而牛磺酸一時也供不應求。
豪賭牛磺酸
有意思的是,停產牛磺酸的瑞凱科技在此前與永安藥業一樣,都是將牛磺酸作為公司核心產品。而在停產牛磺酸之后,瑞凱科技開始生產和銷售包括二丙酮醇、芒硝在內的多種產品。
而同為永安藥業競爭對手的北遠大富馳醫藥化工有限公司、江蘇遠洋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其經營范圍也涵蓋了多種化工醫藥類產品。
只有永安藥業,將雞蛋全部放到了牛磺酸這只籃子里。據該公司季報顯示,2011年一季度,牛磺酸產品為公司貢獻了99%以上的收入比例。在利潤之中,除了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貼以外,牛磺酸依然是永安藥業最主要的利潤來源。
天相投顧分析師彭曉指出,占永安藥業牛磺酸生產成本42.9%的原材料環氧乙烷,主要從中石化化工銷售華中分公司采購,這導致在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時,處在產業鏈下端的永安藥業幾乎沒有議價權,公司經營成本也隨著石油價格的波動而劇烈變化。
為了從原材料的桎梏中解放企業,2010年6月,上市不到半年的永安藥業即決定耗資近6億元,分別向牛磺酸的上游環氧乙烷,以及下游牛磺酸產品擴張,以打造一個全牛磺酸產業鏈。
由于向上游石化企業并購幾無可能,永安藥業重金從美國購買了酒精法生產環氧乙烷專利,預計在2011年底完成建設投產。但這幾乎是孤注一擲的行業豪賭,也讓市場對永安藥業未來的發展擔憂。
銀河證券分析師王國平指出,由于制作酒精的玉米可用作生物燃料,具有一定的替代性,這導致玉米價格走勢基本與石油價格走勢趨同,在此背景下,采用大規模的酒精法生產環氧乙烷,是否可以壓縮原材料成本還需考證。
這也就是說,永安藥業花費3.81億元建立起來的酒精法生產環氧乙烷,以控制原材料成本的打算,最終可能因為玉米價格的上漲而落空。
同時,根據中國化工信息中心的統計,全球牛磺酸需求年均增長幅度在10%~20%左右,中國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牛磺酸生產國和出口國,生產的牛磺酸約90%用于出口。
這就導致國際貿易中的訂單需求量,成為牛磺酸生產企業的命脈。湖北一位牛磺酸銷售經理告訴記者,“企業現在都是與特定廠家訂單生產,相互之間競爭很激烈,怕被人挖(客戶)。”
而在使用美元為結算貨幣的國際貿易中,牛磺酸的出售方還將承擔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損失。而這對于一季度綜合毛利率只有23.49%的永安藥業來說,無疑是更大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