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8/5 0:00:00 來源:
未知
3日下午,來自湖南、河南和河北等地的5名男子赴黑龍江方正縣“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名錄”碑處打砸潑漆,被當地警方帶到公安局接受訊問。此事發生后,5名男子被網友稱為“網友潑墨團”。昨日,5人離開哈爾濱抵達北京后,稱他們還將去砸碑,直到墓碑被拆除為止。
事發
三地網友約定赴黑砸碑
昨日晚間,五位砸碑者之一的梁智(網名)告訴記者,他們下午乘火車到達北京。
砸碑者中年齡最大的名叫陳富樂,今年35歲。他稱自己小學畢業,在保定做小生意。陳富樂介紹,7月30日,當看到“黑龍江方正縣為吸引日商投資花了70萬為侵華日軍逝者立碑”的新聞后,自己非常生氣,馬上有了砸碑的想法。
陳富樂說,另外4位砸碑者梁智、湘軍五百、韓忠、飛天燕子都是一個叫“中國保釣聯盟”的成員。他們在這個網站上多有聯系。他們5人是“不約而同”的想到砸碑。于是在8月2日,五人分別從河南、河北、湖南等地趕往北京,在北京會合后,再坐火車趕往黑龍江方正縣。
在路上,他們的網友已經開始在微博上直播。
過程
繞過警戒潑紅漆砸墓碑
陳富樂介紹,到了哈爾濱后,他們租了一輛普通的三廂家庭用車,以避免引起警覺,然后趕赴方正縣。并準備了兩桶紅色油漆和幾把小榔頭。車子到達日本人公墓附近,發現有很多警車已在警戒,無法直接進去。于是他們開車繞行到山后,然后爬山一個多小時,從公墓后面繞進。
陳富樂介紹,公墓有兩道鐵絲網,最里面是一圈鐵柵欄。他們翻過兩道鐵絲網后,接近了鐵柵欄。“里面草有1米多深”,陳富樂說,他們趴在草叢內觀察,發現公墓門口的崗亭有2個看守。于是做了簡單分工,湘軍五百打前鋒,負責潑漆,陳富樂斷后。5個人跳進公墓。把碑墻兩面都潑上了紅色油漆,然后用榔頭砸碑墻?!澳贡浅=Y實,只砸出幾個小坑?!标惛粯氛f。
“湘軍五百”介紹,他們砸了一分鐘,看守就發現了,現場突然出現了八九個人,開始阻攔他們。并發生扭打。他們在扭打中持續砸了5分鐘。大批警察趕到。
對于網上傳播的砸碑潑漆圖片,陳富樂介紹,他們預料到相機可能會被扣留,提前準備了兩張存儲卡。后來警方扣留相機,只刪除了其中一張存儲卡上的照片和視頻。
處理
警方“護送”5人離開方正
陳富樂介紹,他們5人隨即被帶往方正縣公安局,并給他們做筆錄,詢問了他們的家庭基本情況,以及砸碑動機。
“我告訴他們,這是用中國納稅人的錢為侵略者立碑,是13億中國人的恥辱”,“湘軍五百”說。
陳富樂說,筆錄做完后,警方要他們簽字,但他們不認為自己是犯罪,所以都拒絕了。警方也沒有強迫他們簽字。
陳富樂介紹,當晚8點30分,警方告知他們,同意放人。但必須馬上離開方正。在得到五人的口頭保證后,警車把5人一直護送到收費站。直到他們的車上高速后,警車才掉頭返回。
當晚到哈爾濱后,5人在火車站附近的一家小旅館住了一晚,4日早晨乘坐動車趕到北京。陳富樂說,他們5人此行初步目的已經達到。碑墻上砸了很多坑,“他們不好恢復原狀了”。
陳富樂說,他看到碑墻下落款是方正縣政府立。陳認為,這是嚴重傷害國民情感的行為。他們要求當地政府盡快拆除碑墻,立碑的主使者盡快站出來給國人“謝罪”?!胺駝t我們保留進一步采取行動的權力,直到碑墻被徹底砸毀”。
回應
方正縣政府開微博釋疑
昨晚,方正縣外事辦主任王偉新對記者表示,他正在趕去園陵途中。對于有網友稱被潑漆的碑墻已被清洗干凈,王偉新拒絕證實。對于這座碑墻今后將怎么處理,王偉新表示不清楚,也不敢做主。
3日下午5點多,方正縣政府在新浪開設了微博。晚上8點55分微博發布了一張“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名錄”碑墻的圖片和一段視頻。對立碑事件做了解釋。
王偉新稱,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后,1.5萬人的開拓團民集結在方正。其中5000余人因為饑寒和疾病死亡。上世紀60年代,經過逐級上報到國務院,周恩來批準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在方正建了這座日本人公墓。
王偉新昨日對記者介紹,為了更好發揮公墓對日交往的教育和社會作用,2007年他們逐級申報到國家有關部門。然后用了2年時間籌集資金,搞基礎建筑,直到今年7月把這座名錄碑墻立起來。
王偉新此前在微博中稱,建立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名錄碑墻,絕不是為團民歌功頌德,而是展現中華民族熱愛和平,體現偉大的人道主義精神。把團民名字刻錄其上,因為開拓團民也是經濟上的侵略者,同時讓世人反思戰爭的危害。
- 專家說法
“開拓團立碑”突破歷史尺度
昨日,知名抗戰史研究學者,《軍營文化天地》主編余戈對記者表示,“開拓團”是日本侵略者的一部分,不斷在日軍武力庇護下強占中國農民土地,使無數中國人流離失所;他們也是日本侵略軍的重要兵源之一。
余戈說,方正縣政府拿上世紀60年代的史實為當前立碑行為辯解站不住腳。他介紹,當時國務院批準建立公墓時,使用了中性的名字,“方正地區日本人公墓”,而不是“方正地區日本開拓團公墓”。
他認為,此次事件的焦點是方正縣改變了1963年建公墓時確定的中性稱謂,讓“開拓團”這一侵略殖民色彩的稱謂直接刻入碑墻之上,“屬于突破歷史政治外交尺度的行為”。
余戈稱,此事“暫不論肇事者的背后心態”,從技術上說,“開拓團”也應該加上引號。同“偽滿洲國”,“日本派遣軍”等稱謂一樣,表達一種政治上的不承認。
余戈說,本著人道主義,收納埋葬敵人尸骨是世界通例。但是立碑性質不同,碑文和碑題更應謹慎。
余戈說,他逐字逐句分析了“開拓團”碑墻序言,序言完全回避了對開拓團的歷史性質評價,回避其在中國犯下的罪行,完全站在日本人的角度立碑?!斑@么做毫無警示之效,獻媚之氣讓人忍無可忍”。
余戈表示,如果不拆掉碑墻,起碼應該在碑文主題的“開拓團”上加引號。修改序言,其中必須加上中國政府對開拓團的歷史性質評價,并標明地方政府立碑立場。
- 網言
“樹碑本身是有祭奠崇敬之意的,不等同于記錄歷史。能想像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樹一塊納粹屠夫的碑嗎?荒唐!”
———資深電視節目主持人楊瀾
“亂世出妖孽!這幫人是不想進祖墳了!”
———學者錢文忠
“如果別人把你家霸占了,把你家女人強暴了,你還要在你家里建一個霸占紀念碑嗎?”
———網友喬治老蘆
“這根本就是自取其辱,人日本人會在廣島樹立什么美國人的公墓嗎?荒謬!”
———網友
“墓碑主要作用就是提供給后人一點前人訊息,明白自己經歷。根據方正縣的特殊歷史,我支持方正縣建這個碑,正視歷史的民族才能成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