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9/15 0:00:00 來源:
未知
作為醫改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自2009年啟動以來就備受各界關注。在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制與開發行業委員會(RDPAC)日前舉辦的“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研討會”上,剛履新不久的RDPAC執行總裁卓永清表示:“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對我們中國的健康事業來講是一個好的改變,中國的老百姓看得起病了,愿意去看病了。”據他介紹,很多醫院院長向他表示:“我們現在的活干不完,門診的病人不斷的增加,床也不夠用,刀也開不完。”
來自RDPAC的一項針對華東地區30個縣市基層醫療機構的研究顯示,在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后,各地區門急診次均費用均有較為明顯的下降,平均幅度在25%-30%之間。該結果表明基本藥物制度在上述地區的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減負效果。但調研中也發現在上述地區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細則上,如地區差異、促進基層醫療機構的發展等方面,仍然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
臺灣在經濟發展的歷程上,與華東地區有很多共同之處,因此臺灣在管理基層醫療機構和醫保方面的經驗對我們進一步優化現有醫藥制度可以有很好的借鑒作用。據臺灣健保專家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黃文鴻教授介紹,“臺灣并無基本藥物制度的設計,醫保藥品給付范圍幾乎涵蓋臺灣食品藥品管理局核準處方藥品的95%以上,而且在基層診所就診,個人負擔部分遠低于在高級別醫療機構就診。基層診所與大醫院在診療范圍上有著明顯的分工,但在藥品方面都采用同樣的健保用藥目錄,加上順暢的雙向轉診機制,兩種不同類型的醫療機構在臨床用藥方面實現了無縫銜接,使綜合性大醫院的服務有效延伸到了社區醫療機構,這對于慢性疾病的管理尤為重要。”
同時黃教授認為,基本藥物制度的目的在于提供最基本的醫療服務所需要的藥品,比較適合經濟欠發達且醫療資源缺乏的國家和地區需求。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發展差異較大,對于相對貧困的地區,基本藥物制度絕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對于發達地區,公眾對于基層醫療服務機構的需求可能會超出基本藥物所服務的范圍,統一的基本藥物制度在實施的時候必然面臨很多挑戰。另外,采用集中招標采購基本藥物的方式的確會降低藥品支出,但同時也可能影響制藥產業的穩定發展,并對藥品質量產生不利的影響,而公眾對于藥品質量的信心至關重要。
調研顯示,即使在同一個省內,實施統一的基藥目錄也會存在適應性問題。在該項調查的浙江省30個縣市中,307種國家基本藥物種類中有三分之一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很少使用,不少縣市并未配足,其中最少的僅172種。專家建議,在基藥制度的實施中,如果能夠因地制宜,綜合考慮地方經濟和醫療水平,給予地方尤其是區縣一級更多的靈活性,將會使該制度更好地有利于基層醫療機構的發展。
據悉,衛生部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各省(區、市)在8月下旬至10月15日期間,對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情況組織開展監測評價工作。10月25日前,各省(區、市)衛生廳(局)形成的監測評價報告、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填報的原始材料將上報至衛生部。據了解,衛生行政部門上報的數據主要涉及招標采購、配套補償、績效考核、配套綜合改革等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的關鍵環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受的評價主要包括藥品的數量種類、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人員的工資和流動情況等具體指標。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