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1/10 0:00:00 來源:
未知
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從源頭上把好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另一方面,企業必須優化工藝,采用先進的生物技術來取代一部分傳統技術
2012年,環保部燒的第一把“火”指向了中國制藥企業。日前,國家環保部宣布對15家環境違法的企業進行掛牌督辦,其中有10家是制藥相關企業,而永安藥業和海正藥業2家上市公司也榮登黑榜,兩家上市藥企股價因此大跌,永安藥業甚至連續兩天跌停。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于明德介紹,未來5年,藥企的環保壓力會越來越大,2013年,國家有關部門有可能提前出臺新的環保、排放要求,企業必須對此充分重視。然而記者從一位不愿具名的上海醫藥行業資深人士處獲知,制藥企業的污染問題實為老大難,10家藥企的污染問題只是整個行業現狀的一個縮影。
上級例行掛牌督辦下游藥企股票跌停
“所謂掛牌督辦,就是對于環境違法的企業,進行的一種警示和提醒。被掛牌督辦的企業,其間的生產經營可以照常進行,但是需要在最后期限內完成整改。”1月5日,環境保護部環監局有關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環保部每年會檢查企業環境違法行為,其中制藥行業一直是重點檢查領域。
環保部發布的《關于2011年環境保護部掛牌督辦環境違法案件的通知》顯示,永安藥業的主要違法行為及問題有兩方面:其一是1.4萬噸酒精法環氧乙烷生產裝置未批先建,并已投入生產;其二是污水處理站排水長期超標排放,現場檢查時弄虛作假。
海正藥業被查出的主要問題是:外排廢水COD超標排放,電纜溝積存高濃度污水;抗生素菌渣等危險廢物擅自出售給無資質的企業;與環保部門聯網的在線監測數據弄虛作假。
1月4日,永安藥業和海正藥業雙雙發布公告,被交易所臨時停牌。當天晚間,永安藥業公告稱,公司被環保部掛牌督辦屬實。公司正組織相關部門對照通知情況,嚴格排查,制訂進一步整改方案。海正藥業也發布公告對本次督查中發現的問題一一作出解釋,并稱根據上述通知,公司就涉及到的問題進行了認真自查。但市場并沒對此買賬,1月5日復牌后,永安藥業和海正藥業并沒能逃脫雙雙跌停的厄運。1月6日,永安藥業繼續開盤一字跌停,海正藥業大跌3.46%。
前門制藥治病后門排污致病
藥企污染是老問題,尤其是化學耗氧量、氨氮排放的污染排放成為監管難點和重點。在此之前,哈藥污染門事件已讓公眾目睹了“是藥三分毒”的真理。環保部公開數據也顯示,2009年中國制藥工業總產值占全國GDP不到3%,而污染排放總量卻占到了6%。在各類藥品中,原料藥屬高污染、高耗能產業,對大氣、水域的污染尤為嚴重。資料顯示,生產一種原料藥往往需要進行少則幾個多則數十個步驟,使用的原材料有的甚至多達三四十種,原料總耗達到10kg/kg以上,有的甚至超過200kg/kg;不僅產生的廢水、廢渣數量大,而且含有大量難以生化降解的化學合成物質和殘留藥物成分,污染治理難度較大。
“制藥企業尤其是原料藥企污染嚴重是業內普遍知道的事實。
”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方面,環保的成本是高昂的,付出之后不能帶來受益,因此很多企業根本不愿意去做;另一方面,很多污染是因為技術上的不達標造成,國內大部分原料藥生產企業從事的都是最低端的生產,這塊是典型的低附加值高污染。
此前,哈藥污染門時,央視報道就稱,哈藥總廠寧交千萬罰款不愿建排污系統。當時,分析人士就直言,斥巨資做廣告能帶來更高回報,建排污系統花的錢雖不如廣告費多,卻屬“沉沒成本”,帶不來收益,甚至抬高生產成本,且交罰款要比建排污系統節約、省事。
短期治理要狠抓長期升級需決心
按照環保部的要求,上述藥企所屬省環境保護廳需于2012年6月底前完成掛牌督辦事項,若公司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將責令關閉。那么,環保部的掛牌督辦能否徹底解了藥企的“毒”?
“效果還有待觀察,最終結果如何關鍵還得看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的執行力度。有些藥企是當地地方經濟的支柱性企業,其每年的營業狀況直接影響到當地政府的資金收入。在如此緊密的戰略關系下,要地方政府下猛藥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像之前對哈藥的處罰,123萬元的處罰對于大企業來說并不能產生震懾性的效果,這也是多年整頓但未果的癥結所在。
另一位跨國藥企的相關人士認為,環保部門的監管有肯定比沒有好,但是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他認為這個現象其實是伴隨著產業發展的過程的,走的是一條“先發展后治理”的路子。“地方政府要發展經濟就必須引入投資,在發展的先期,一般對投資政府都持歡迎態度,其中包括高污染高耗能企業。因此,要根本上解決問題,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從源頭上把好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另一方面,企業必須優化工藝,采用先進的生物技術來取代一部分傳統技術,以達到降低排放、減少環境污染的目標,實現產業升級。”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