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7/6 13:28:44 來源:
未知
遇到感冒發燒或頭疼腹瀉,不少人自己到藥店買藥服用。但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該買哪種藥?怎么服用?在什么情況下應該去醫院就診而非自己買藥?專家表示,買藥服藥有學問,為提升自我用藥的安全性,建議推動“負責任”的自我藥療。
“自我藥療”是指在沒有醫生或其他醫務工作者指導的情況下,使用非處方藥物(OTC)用以治療、緩解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及健康問題。據統計,我國目前有數千個OTC品種和劑型在市場銷售。但據2011年中國居民健康狀況調查數據顯示,我國70%的家庭存在不當用藥行為,每年有250萬人因用錯藥物或藥物不良反應致病住院。
在7日于北京舉辦的第九屆自我藥療年會上,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副會長張承緒介紹,自我藥療并不等于簡單的自我購藥、自我服用。
專家介紹,一方面,我國公眾自我藥療意識尚未普及,對于藥品“敬而遠之”的心態使一些人即使生病也不進行治療,以致越拖越嚴重;另一方面,專業復雜的藥品包裝和說明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消費者自我藥療意識的形成,藥店在崗的執業藥師制度也未完善,這也使消費者難以對癥用藥。
專家呼吁,加強對消費者進行用藥與自我藥療的普及教育,進一步完善執業藥師制度。同時,由于非處方藥大多由消費者自行選擇購買,包裝上應清晰標注患者容易理解的病癥描述,說明書在包含國家規定的統一模板內容的同時,也應該顧及到消費者的理解能力。
據了解,第九屆自我藥療年會將組織“中國自我藥療教育展”等活動,內容涉及自我藥療行業、非處方藥物、安全用藥等基礎知識和概念,并圍繞感冒、消化、營養補充、婦兒、外用類五個自我藥療實踐最為廣泛和普及的重點專題領域,通過生動、形象的解讀,使普通公眾在參與活動之中切實收獲最需要的自我藥療和非處方藥物用藥知識。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