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7/10 13:38:32 來源:
未知
4月26日,商務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了由14個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的若干意見》,這不僅對重塑我國服務貿易格局具有積極作用,也對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中醫藥服務貿易涉及醫療、教育、科研、產業等多領域,在全球開展中醫藥服務貿易,有利于快速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和中醫藥服務產品國際競爭力,擴大中醫藥服務應用范圍,提高中醫藥服務的認可度,進一步促進中醫藥國際傳播和發展。
深入采訪相關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如何認識和推動中醫藥服務貿易解疑釋惑,以促進這一工作順利開展。
對中醫藥服務貿易,可能許多人尤其中醫藥行業內人士比較陌生。近日14個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的若干意見》發布后,一些人可能會問,什么是中醫藥服務貿易?為什么要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對于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有什么作用和意義?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一直關注和研究中醫藥服務貿易的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副秘書長黃建銀。
重新認識“貿易”一詞
記者:自古以來,我國都是重農輕商,特別是中醫人,更是恥于談“貿易”。您認為應當如何正確認識中醫藥服務貿易?
黃建銀:中國文化自古以來,重農輕商,特別是飽受中醫藥文化熏陶的中醫人,更是不愿意將中醫藥學這樣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傳統文化和學術精華與貿易關聯在一起,更愿意用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來描述中醫藥的國際貿易活動,恥于談“貿易”。這是可以理解的,是一個認識和理念問題,需要有一個認知過程。
其實,將“貿易”僅僅看作是一種商業行為,是十分片面的。貿易是將世界各地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人連接在一起的橋梁和紐帶。世界上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產生、發展與變革,以及新觀念、新技術、新產品的面世,都與貿易相關。人類文明因此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從某種意義上講,貿易打造了今日世界。這就是貿易的真諦。
中醫藥服務貿易不僅是出口中醫藥產品,提供中醫醫療、保健和教育等服務,更重要的是在傳播中華文化、中醫藥理論和醫學知識,輸出一種健康的養生理念、生活方式,倡導以人為本的醫療保健模式,強調平衡而非對抗的生活態度。從某種角度看,中醫藥服務貿易是在打造中國文化軟實力,輸出一種普世價值觀。將會為打造綠色、天然、平衡、和諧與文明的新世界做出積極貢獻。
我們還應認識到,中醫藥服務貿易是在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背景下使用的一個概念,是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的一種新模式。中醫藥服務包含資本、勞動力和知識技術(即人力資本)等三個基本要素,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非實物形態的商品,具有交換價值。中醫藥服務進入一個國家公共醫療衛生保險體系后,成為一種具有公益性的公共服務產品;在未納入國家公共醫療衛生保險體系時,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非實物形態的經濟產品,需要通過市場交換(貿易)實現其使用價值和價值,而且,中醫藥服務是具有較高價格定位潛力的服務產品。中醫藥服務是否能夠以一個服務部門獨立存在,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是衡量其活力的重要標志之一;而中醫藥服務能否進行國際服務交易,開展國際交易活動,即中醫藥服務貿易,是評估其國內服務產業基礎和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上一頁123下一頁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