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7/11 13:32:06 來源:
未知
國內兒童藥研發有望“沐浴新陽光”2012年07月09日08:53醫藥經濟報作者:唐學良
2.2億的絕對人口數,注定了我國的兒童用藥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在計劃生育政策下,每個家庭用于每個子女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且傳統小兒常見病如肺炎、腹瀉等就診率始終居高不下,這個市場的增長備受看好。
然而與之不相匹配的是,國內可用于兒童的藥品寥寥可數,企業進行兒童用藥研發的熱情也并不太高,這一憂慮在第47屆全國新特藥會上引發了業界的共鳴。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隨著政府在注冊審批、定價招標等相關優惠政策的出臺,企業的積極性將會得到一定的調動,但企業要想贏得這一市場則需提前布局。
用藥種類匱乏
SFDA發布的“2011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顯示,小于14歲兒童的藥品不良反應/事件病例報告占比為11.5%,嚴重藥品不良反應/事件病例報告占比為10.3%。
監測表還明,我國兒童用藥后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兒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是成人的4倍,我國每年死于藥物不良反應的人群中,有1/3是兒童。
業內專家指出,兒童用藥的不良反應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與超說明書用藥有關。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早前的一項調查表明,按患兒、用藥醫囑與藥品品種計,兒童超說明書用藥的發生率分別為98%、78.96%和88.05%。
而超說明書用藥與兒童用藥種類匱乏息息相關。由于缺少專門針對兒童的藥物,盡管不少藥品說明書會標注兒童酌情減量,卻無法做到精準。
據了解,在我國3500個常用藥物制劑品種中,明確可用于兒童且標有使用劑量的兒童用藥品種只有60多種,占比僅為1.52%。在2009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205個化學藥品、生物制品當中,明確可用于兒童且標有使用劑量的僅5個,占比為2.44%;在102個中成藥品種當中則只有1個兒童用藥,占比不到1%。
國內兒童用藥種類匱乏是不爭的事實,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國內醫藥企業對兒童用藥研發缺乏熱情,而這種熱情的缺乏也反映出國內醫藥企業進入這一市場的苦難重重。
究其原因,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項目經理華雪蔚認為,“研發兒童藥物成本過高,幾乎是成人藥物的兩倍,并且工藝復雜,研發周期長;風險高,兒童用藥具有明顯的季節性;開展臨床研究難度太大,尤其是在我國找兒童做‘小白鼠’進行臨床試驗很困難;而且政府在兒童藥品研發、流通、使用、定價、招標等環節也少有優惠政策。”
發展面臨契機
華雪蔚認為,突破這種困境的路徑就是加強立法并引入兒童藥物開發的激勵機制。而目前國家有關部門顯然已經注意到這一點,對這一方面的關注度不斷增加。
早前發布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15年)》,其在“兒童與健康”部分的策略措施中指出,將“鼓勵兒童專用藥品研發和生產,擴大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兒科用藥品種和劑型范圍,完善兒童用藥目錄。”國務院發布的《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也指出,要“鼓勵罕見病用藥和兒童適宜劑型研發。
上一頁12下一頁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