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7/23 13:32:40 來源:
未知
作者:夏金彪 繼準許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之后,7月11日,衛生部再次發出《關于做好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表示要進一步拓寬社會資本辦醫的準入范圍,提出要給非公立醫療機構留出足夠的發展空間,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慈善機構、基金會、商業保險機構等社會力量以及境外投資者舉辦醫療機構。
《通知》指出,要積極引導社會資本舉辦康復醫院、護理院(站)、老年病和慢性病診療機構等醫療機構。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的薄弱領域,如兒科、精神衛生、院前急救等。《通知》還特別強調,要加強非公立醫療機構與公立醫院、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以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之間的分工協作,未來鼓勵公立醫療機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建立雙向轉診關系。
事實上,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就曾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盡快出臺鼓勵社會資本舉辦發展醫療機構的實施細則。在此背景下,今年5月底,衛生部曾連發了兩個關于促進社會辦醫細則的通知。第一個通知是《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經營性質的通知》,明確社會資本可以按照經營目的,自主申辦營利性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而此前社會資本原則上只能辦營利性醫療機構;與此同時下發的第二個通知是《確定社會資本舉辦醫院級別的通知》,要求地方抓緊為民營醫院定級,為民營醫院進一步發展鋪路。
此次出臺的《通知》把社會資本辦醫又向前推進一步。《通知》表示,到2015年,要使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和服務量達到總量的20%左右,也就是比原來翻一番。根據衛生部最新統計,截止到今年5月底全國民營醫院總數達到了8947家,1年內增加了超過1500家民營醫院。從數量上來看,民營醫院增加很快,但規模普遍偏小,民營醫院的床位數和診療人數僅占全國總量的約10%.
長期以來,公立醫院一家獨大地占據著醫療服務市場,這種格局不僅讓處于壟斷地位的公立醫院弊端積重難返,也加劇了公眾對“看病難、看病貴”的不滿情緒。負債擴張的公立醫院導致了其不斷追逐自身利益,同時也擠占了社會資本進入的空間。
衛生部部長陳竺此前曾明確表示,公立醫療機構不能再負債搞建設、盲目擴張。《通知》也對此做出了表態,特別強調了城市醫院的設置和改擴建、病床規模的擴大、大型醫療設備的購置,要嚴格審批。
今年7月1日北京市開始了公立醫院改革的試點,在公立醫院的改革方案中對此也作出規范,嚴格控制公立醫院建設規模和大型設備購置,從源頭上杜絕醫院盲目擴張、過度檢查等現象。
雖然國家在大力推進新醫改,為社會資本辦醫創造條件,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玻璃門”仍存在,將社會資本擋在醫療服務市場之外。
長期以來,衛生部門按照“區域衛生規劃”對社會資本辦醫進行前置審批,也就是說,如果社會資本想舉辦醫療機構,首先需要當地的衛生部門進行審批,只有滿足“當地衛生資源的總量、結構和布局”的總體要求,才能新設醫院。這一規定一直被視為社會資本辦醫的“攔路虎”。
目前,各地衛生部門與當地的公立醫院還是“一家人”,管辦尚未分開,在此次的《通知》仍強調,各地衛生部門仍要“統籌各方資源,科學規劃衛生資源的總量、結構和布局”。
上一頁12下一頁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