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8/4 13:27:50 來源:
未知
作為該系列文章其中一篇的主要作者,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Harold Kohl III稱,現在我們處于“運動不足的大流行期”。目前,中國、印度、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國家或地區的慢病負擔已經遠超傳染性疾病負擔,運動不足是慢病的關鍵病因之一。
運動不足致全球每年530萬人死亡
巴西貝羅塔斯聯邦大學Pedro Hallal等開展的最新研究顯示,全球約30%的成年人和80%的青少年缺乏身體鍛煉,導致每年約530萬人死亡,與吸煙致死人數相似。
研究者對全球122個國家成年人和105個國家青少年的體力活動水平進行分析后發現,全球31.1%的成年人(約15億)幾乎整天坐著不動,每周的中等強度運動尚未達到150 分鐘(約每天30分鐘)。
青少年的情況似乎更糟糕,全球13~15歲的青少年中超過八成未達到應有的運動量,即每天中等至強烈的體力活動不足60 分鐘,其中女孩的運動量更少。
研究者發現,各國運動不足者的比例差異,一定程度上與走路或騎車上下班的人的比例有關。例如,中國成年人中近半(46.1%)走路或騎車上下班,而澳大利亞中這一比例僅有4.7%。
提高人群體力活動水平需多方協作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Adrian Bauman等指出,運動不足的因素包括經濟狀況、社會規范、城市化和工業化程度等。在個體方面,年齡、性別、健康狀況、自我效能和既往的體力活動情況均與目前的運動量有關。
Hallal表示,運動并非某一個體的行為,政府、研究人員和政策制定者均應幫助建立一個負擔得起的、安全的、方便的、有價值的“運動型社會”。美國田納西大學Gregory Heath等提出,促進身體鍛煉需要學校、商人、政策制定者、運動倡導組織、娛樂及計劃部門、交通部門和醫療系統的通力協作。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