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一系列新政的出臺表明醫療市場正逐漸放開,大力引入社會資本辦醫、發展民營醫療機構,并將其納入區域衛生規劃,令其與公立醫院形成競爭關系,從而增加醫療資源供給,以滿足多層次的醫療需求。
這無疑將明顯促進民營醫院的發展、促使非公立醫院的數量增加,將民營醫院發展放在與公立醫院同等地位,可以促使公立醫院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更加注重社會效益,注重患者的滿意度。
從經濟角度看,利用社會資源辦醫,可以減少財政壓力,使其用于其他更需要的地方。如果不能形成一個有利于包括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共同成長的環境,那么,中國很難靠現有公立醫院單獨完成偉大的醫改使命——滿足不斷增長的國民醫療服務需求。因為公立醫院的發展壯大畢竟需要充足的資源,而要靠財政投入(特別是地方財政)既不現實,也不可取(低效、無動力),因此面向社會融資必然是我們應該認真思考的發展之路。醫療行業引入社會資本,不僅具有巨大的潛力,同時又能把現代市場的游戲規則帶入醫療市場發展,推動醫療市場的整體運行效益。
從政治角度看,開放醫療市場,是社會進步、發展機會公平的客觀要求。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除極個別國家外),非政府醫療機構的品牌、技術、規模、服務質量和效益,幾乎都要優于政府醫療機構。因此,將民營醫療機構定位成為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大醫院之間的必要補充,對于醫療市場的良性發展、醫療資源緊張局面的緩解都有積極作用。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