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8/13 13:28:36 來源:
未知
1、需符合城市區域衛生規劃
當被問及“為何民營醫院遲遲發展不起來?”的時候,社科院經濟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朱恒鵬表示,主要是進入管制以及由此形成的歧視造成的——民營醫院在準入上就存在歧視,包括區域規劃,數量限制,某一地區就規劃一家三甲醫院,有公立醫院存在,那民營醫院就開不了。
2、辦院資質要求嚴苛
現行政策對民營醫院的資質要求方面不合理,比如要求民營醫院營業面積要達到多少、床位數、醫師的配備與執業資質、科室的設置、規章制度、安全防火管理乃至污水處理等等,顯然與市場需求沒有直接關系
3、醫療服務價格管制
套用公立醫院的管理方式,對醫療服務價格進行管制——非營利性民營醫療機構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和藥品實行政府指導價,執行政府規定的相關價格政策;特需醫療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并報同級價格、衛生部門備案。營利性民營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藥品價格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最高零售價。
4、政策不配套不統一
對于民營醫院的用地政策,稅收政策,還沒有統一配套的思路,民營醫院所需要的土地是商業用地、工業用地還是公益用地,都沒有清晰地界定。關于營利性醫院的免稅問題,各地政策也是五花八門。
5、醫保定點資格難獲得
民營醫院進入醫保定點醫院都比較難,納入醫保的民營醫院還是非常少,完全跟不上民營醫院發展速度的大環境。與公立醫院相比,同等級民營醫院醫保的核定費用總額差距很大;外地病人報銷時,因所持的是營利性醫療機構的發票而被醫保拒絕報銷。
6、醫院等級評審難進
我國醫療等級評審始于1996年,15年間再無調整,且僅針對公立醫院,不受理民營醫院的評審。2010年,廣東省重新啟動新一輪醫院等級評審工作時,將民營醫院納入三級醫院等級評審范圍。從今年起,北京民營醫院首次可以自愿參加評審。
7、人才瓶頸破解難
雖然各地《意見》都提出鼓勵醫務人員在政府辦和社會辦醫療機構間合理流動、多點執業,但卻不是每個地方都會將民營醫院的醫務人員納入醫療衛生職稱評定、人才選拔和培訓體系。多點執業也不能解決民營醫院人才招聘和自由流動的問題。
8、與公立醫院合作不易
很多民營醫院的床位常年閑置,非常渴望能夠與公立醫院一起建立醫療轉診服務。據了解,北京現有醫療機構9752家,其中70%為民營醫療機構,大部分是小診所,民營醫療機構床位數約占北京市醫療機構床位數的10%,而大部分民營醫院都無法與公立醫院實行轉診。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