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11/24 14:33:46 來源:
未知
7月18日下午,第七屆中國制藥工業百強年會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零售市場資本年度報告等權威性市場研究信息,揭曉了中國制藥工業百強榜、最具創新力藥企榜,并舉行了中國醫藥創新企業聯盟成立儀式。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發現創變時勢的主角--醫藥經濟新常態與中國公司建設力。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副局長任德權在致辭中提到,我國已進入十二五計劃,進入轉型和升級的新階段。我國的醫藥工業也不例外,按照國家藥品安全的十二五規劃,要求在五年內在質量標準上顯著提升,這對整個醫藥產業在技術上、管理上等方面都有新的要求。新版的GMP認證早已正式啟動,制藥企業制造標準要全部達標。
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江振長在致辭中表示,福建省正在全部推進全省的醫藥產業的發展。根據全省對醫藥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和目標發展的要求,制訂了產業發展計劃,明確了階段性的目標。推進醫藥產業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做大做強福建省的醫藥產業。
大會頒發的制藥工業百強榜中,天士力集團、修正藥業、哈藥集團、石藥集團有限公司、步長集團、輔仁藥業、華潤醫藥、悅康藥業、宛西制藥、先聲藥業、齊魯制藥、上藥集團、恒瑞醫藥、必康藥業、華北制藥集團、辰欣制藥、綠葉制藥、眾生藥業、康美藥業、李時珍藥業集團、中智藥業等企業獲得了中國制藥工業百強企業榮譽。
據了解,此次評選于2012年初啟動,時間跨度為2011年,通過對中國境內注冊的制藥企業進行密集式調查,以企業年度制藥工業的銷售收入金額為統計指標口徑得出的百強名單。
該榜單顯示,2011年制藥工業百強的整體規模繼續提升,合計銷售收入為5524.16億元,同比增長27.01%,增幅較2010年同期(28.20%)降低了1.19個百分點。
此次制藥工業百強企業中,企業規模在100億元以上的有11家,50億-100億元(不含,下同)的企業23家,20億-50億元的企業51家,企業規模在20億元以下的有15家。中等規模企業的快速發展為百強帶來源源不斷的推動力,規模在20億-50億元和50億-100億元之間的企業較2010年分別增加了3家和2家。
根據該榜單數據,2011年我國過百億的醫藥集團數量較2010年增加了一倍多,大型醫藥集團的雛形已形成。其中,華潤醫藥集團首次以集團名義出現在榜首,2011年,華潤醫藥實現營業額679億港元,經營利潤48.7億港元,總資產619億港元。
分析人士認為,華潤醫藥排名榜首的主要原因是通過兼并重組使規模得以擴大。
另外,大會頒發了百強企業創新榜,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先聲藥業有限公司、天津天士力集團有限公司、石藥集團有限公司、齊魯制藥有限公司、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陽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康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東綠葉制藥集團有限公司、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特獲此殊榮。
在全球合作成為創新關鍵詞的當下,制藥工業企業以聯盟的方式促進研發資源的高效整合,推動監管與產業的有序融合。由南方所《醫藥經濟報》發起,30多家國內制藥百強企業積極響應的中國醫藥創新企業聯盟,其聯盟成立儀式也在中國制藥百強會開幕式上隆重舉行。
首次披露創新藥企排名
除了制藥工業百強榜外,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還首次公布了十大中國最具創新力藥企。恒瑞、先聲、天士力排名前三位。
陶劍虹認為,創新型企業可分為三個梯隊,首先是先鋒型的原創藥企,例如成功在2011年申報1.1類新藥的先聲藥業和恒瑞制藥;第二是具有高效學習力的中堅力量,例如目前麗珠制藥在單抗領域,海正藥業與華海藥業在特色原料藥領域的積極布局;第三是集成式創新,百強中不少中藥企業都表現突出,例如武漢健民在兒科藥領域加大新劑型新品種的開發,還有貴州百靈在民族藥領域的發力。
恒瑞醫藥被譽為“目前A股上市公司研發新藥最多的公司”,盡管作風低調,但公司2011年年報仍擋不住其研發鋒芒:一類新藥艾瑞昔布已獲批上市,申報SH R 1258等臨床項目6個、非布司他片等生產項目,創新藥阿帕替尼完成肺癌Ⅲ期臨床研究;伊立替康注射液獲準美國上市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據悉,先聲藥業在2010年2012年間,共有八個一類創新藥進入和即將進入臨床研究階段,這是中國4000多家制藥公司中第一家取得如此進展的企業;2011年,先聲治療腦卒中的創新藥在澳大利亞完成一期臨床,這也是第一個來自中國的創新藥注射劑在西方國家開展臨床研究。先聲藥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先聲藥業將持續加大新藥研發投入,投入比例逐步提升到銷售收入的10%,同時繼續走“自主研發和與國際知名研發平臺合作聯合開發”并舉的研發模式。研發創新的方向仍將集中于具有高發病率或高死亡率且具有更有效藥物需求的疾病治療領域,因此研發領域也將繼續聚焦于抗腫瘤、心腦血管、抗感染、抗炎鎮痛等疾病治療領域。
資本化運作步伐加快
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經濟研究室對2011年度制藥工業百強結構分析指出,2011年度醫藥企業資本化運作步伐加快。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成熟和產業資本的活躍,越來越多的企業躋身上市公司之列。2011年,新上市的醫藥企業有23家,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企業板7家,創業板16家。在2011年制藥百強榜的上榜企業中,擁有70家上市公司(含境外上市,下同),被上市公司納入合并范圍的下屬子公司有929家。
但是,百強榜顯示企業資金利用度有所降低。2011年,制藥百強企業整體的應收賬款周轉周期為54 .8天,比同期全國制藥工業平均水平(40.4天)延長了14.4天,與2010年相比,2011年百強企業的應收賬款周轉周期則延長了10 .1天。百強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具備資金規模優勢,不存在資金緊張或短缺的困境,但如何能更好地縮短貨款回籠周期,實現有效的經營行為,提高資金的利用度則是企業應該重點思考的問題。
此外,百強榜還有一大特點是國企成弱勢群體。制藥工業百強企業中以股份制和港澳臺及外商投資經濟類型企業為主,兩類企業金額合計占百強整體金額的80.71%,比2010年水平增長了3.42個百分點。2011年,有14家跨國制藥企業在華子公司進入制藥百強榜,其中有11家為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在華設立的制藥子公司。
陶劍虹指出,未來國內制藥企業應該更加關注藥品需求結構的變化,才有新的機遇。據介紹,未來的用藥結構將大致呈現幾個方面的特性:一是專科化,隨著醫保水平的提升,一老一小人群的用藥需求會明顯增加,需要開發針對老年人和兒童的適宜劑型或規格;二是復合化,例如現有藥物的新復方,減少患者用藥的頻度,還有預防多種疾病的多聯疫苗、具有預防與治療效果治療性疫苗的出現;三是合理化,抗生素和激素等藥物的濫用將會明顯減少,靶向治療技術的使用減少藥物的副作用、藥物經濟學指導處方分析、臨床藥學監護更加受到重視;四是防御化,對慢病的預防將受到高度重視,一些預防性、保健性的自我藥療會得到發展;五是階梯化,治療的臨床路徑更加清晰,慢病的治療中,例如高血壓和糖尿病將會有明晰的階梯化用藥指南;六是個性化,生命科學促進基因組研究的發展,未來有可能實現個性化的治療解決方案。
備注
① 石藥集團有限公司包含:中潤制藥、中諾藥業、歐意藥業、維生藥業等子公司
② 哈藥集團有限公司包含:哈藥總廠、哈藥三精股份、哈藥六廠、哈藥中藥有限公司、哈藥生物工程、哈藥總廠制劑廠等子公司
③ 天津金耀集團有限公司包含:天津藥業、天藥股份、金耀氨基酸、天安股份等子公司
④ 利君制藥包含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
⑤ 寧夏啟元藥業有限公司包含啟元國藥有限公司
⑥ 遼寧諾康生物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包含:吉林省育華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沈陽守正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蓬萊諾康藥業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由于集團內部進行重組工作,數據尚未確認,暫不排名。
△出于品牌統一宣傳需求,聯邦制藥國際控股公司和東瑞制藥(控股)有限公司要求以其集團名稱參與中國制藥工業百強排名,兩家公司為香港注冊企業,參與排名的金額只統計其在中國境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