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3/4/2 0:00:00 來源:
未知
“2013年是3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的收官之年,也是步入常態化管理的關鍵之年,使用抗菌藥物行為和管理將趨于合理。”近日,由上海市藥學會、上海醫藥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的“抗菌藥物應用與開發趨勢論壇”在滬召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醫政司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整治有成效
2011年,衛生部辦公廳發布的《2011年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下稱《方案》)出臺,全國范圍內開始了為期3年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
經過兩年多的整治,抗菌藥物臨床使用情況得到有效改善。數據顯示,2010~2012年間,綜合
醫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從68%下降至53.5%,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從80DDD下降到39.2DDD,門診抗菌藥物處方比例從22%下降至14.8%,清潔切口手術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比例從95%下降至24.2%。
去年8月,衛生部發布史上最嚴限抗令,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實行分級管理,將抗菌藥物分為非限制使用級、限制使用級與特殊使用級三級,嚴格程度逐步加重。被列入特殊使用級的品種,意味著不得在門診使用,且必須經抗菌藥物管理工作組指定的專業技術人員會診同意后,由具有相應處方權醫師開具處方,使用量將急劇下降。
“這或是衛生部門開展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連續兩年入選‘中國衛生十大新聞’的原因所在。”上述負責人在會議現場對記者表示。
適時將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的《方案》嚴格控制抗菌藥物購用品規數量,三級醫院抗菌藥物品種原則上不超過50種,二級醫院抗菌藥物品種原則上不超過35種,同一通用名稱注射劑型和口服劑型各不超過2種,處方組成類同的復方制劑為1~2種。
對此,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醫政司負責人回應,是否調整種類的限制,關鍵取決于抗菌藥物的臨床應用是否繼續趨于好轉。“三級醫院原則上不超過50種、二級醫院不超過35種,是一個暫時性措施。等到大家建立起良好的用藥習慣和理念后,隨著管理逐步轉入常態化,到底多少抗菌藥物品種適合醫院病人數量和結構,會根據監測數據進行相關調整。”
“有可能會放寬到若干個品種,也可能會收緊到若干個品種,這都將取決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變化,不排除會減少一些硬性規定,也不排除管理要求會更加趨于嚴格。”上述人士補充道。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專項整治并非“限制”抗菌藥物的使用,安全、有效、經濟才是合理用藥的目標。
與會的上海市衛生局黨委書記、副局長王龍興表示,“抗生素濫用在當前醫療機構確實存在問題,但仍始終看好中國抗生素發展趨勢,關鍵是結構合理地發展抗生素,可能不會像往年那樣有兩位數的增長。”
配套再推進
針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接下來的具體安排,會上透露,將進一步推進專項整治活動,完善下發2013年方案,繼續加強管理鞏固成果,及時總結,探索建立長效工作機制。記者從會上獲悉,《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修訂版已接近完成,《中國國家處方集》(
兒童卷)和《國家抗微生物指南》已經完成,即將發布。
會上還提出,將進一步推動應用信息化手段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比如,衛計委正與相關部門組織論證,在中國建立一個耐藥細菌的細菌庫。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方面對于指導臨床合理用藥有很大的幫助,另一方面,對注重新藥研發和從事檢驗試劑的
企業而言也有很高的價值。
據了解,衛計委牽頭的《醫療機構臨床藥師管理辦法》目前已有比較成熟的草案。在國務院完成給各部門定職責、定崗位和定編制的“三定”之后,即啟動《臨床藥師法》的立法工作。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