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Tufts大學報告呼吁:要鼓勵制藥公司開發新的抗生素,需增加新藥審批過程的“清晰度”,拓寬稅收抵免范圍和程度,向開發高風險候選藥物的生物技術公司提供資金資助。
問題還在惡化,許多大型制藥公司開始從抗生素領域撤出,活躍在抗菌劑發現和開發競技場的只有4家公司
美國波士頓Tufts大學Helen Boucher博士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報告指出:由于抗生素耐藥,“無論在美國或全球范圍,人們已經處于危難時刻”。人們必須嚴肅應對。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并落實具體措施。這份報告發表在《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4月18日在線版。
夢魘細菌
報告警告說:盡管對現有抗菌藥物缺乏應答的感染病例日見增多,而正在開發或獲得FDA批準的新藥數量銳減,仍然是“低得驚人”。
據美國傳染病學會(IDSA)稱:最令人憂慮的是“幾乎沒有”候選的抗生素能夠抵御危險的新菌株:這些“革蘭氏陰性”細菌不僅自身抵抗目前可用的絕大多數抗菌藥物,它們還可以傳遞遺傳物質給其它細菌,以至于在現有的藥物面前它們可以“若無其事”。
這些新的菌株致病細菌被稱為“夢魘細菌”,因為最標準的治療藥物對它們也毫無用處,它們已經奪走了許多受感染者的生命。今年3月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警告說:在許多
醫院報告的常見腸桿菌科細菌感染增加了4倍,這類細菌能夠抵抗廣譜的碳青霉烯類抗生素。這些感染者居然有一半不治身亡。
“10×20”計劃
自2009年IDSA首次報告抗菌藥物開發狀況之后的4年中,FDA批準了兩個新的抗生素——Vibativ(telavancin,特拉萬星)和Teflaro(ceftaroline fosamil,頭孢洛林酯),僅后者用于治療細菌性肺炎和復雜的皮膚感染,對付“革蘭氏陰性”感染。另外還有兩種兩個全身用藥產品——Xifaxan(rifaximin tablets,利福昔明片,國內獲準注冊名:昔服申)和Dificid(fidaxomicin,非達霉素)也獲得批準。
2010年IDSA發起了一項“10×20”運動,呼吁制藥公司和政府克服障礙,至2020年開發出10個新抗生素。
目前只有幾家公司正在開發7個候選抗生素,能夠治療多重耐藥的細菌,其中大部分尚未進入后期試驗階段。2020年之前實現10個新藥物獲準上市的目標看來幾乎不可能實現。7種候選藥物中,無一對所有臨床相關型耐藥革蘭陰性菌有效。其中有一個候選藥物,因在接受該藥的尿路感染受試者身上發現一種未定義的“微生物學現象”,其開發者葛蘭素史克最近中止了該項目。
報告援引IDSA抗微生物耐藥性委員會主席、加州舊金山大學Henry Chambers博士的話說:“在過去,‘10×20’這一目標應該屬于保守的。但今天,要在2020年之前使另外9個抗生素獲準上市,障礙看來是難以逾越。”
候選藥物中“幾乎沒有”一個β-內酰胺類藥物可以抵御有金屬β-內酰胺酶耐藥機制的病原體。這類病原體特別令人擔憂,因為它們往往有其它機制,能夠抵抗幾乎所有類型抗生素。情況堪憂。
研究開發中的候選藥物中有幾個系將一種β-內酰胺抗生素與一種β-內酰胺酶抑制劑結合。只有一個——brilacidin是多肽模擬物,它能破壞細菌膜,具有嶄新的作用機制。但該藥的未來存在問題——開發該藥的PolyMedix公司在本月早些時候宣布破產。
報告披露:近年獲準新抗生素數量一直在下降:1983~1987年5年間,有16種新藥獲得FDA批準。1988~1992年下降至14個,1993~1997年下降至10個,2003~2007年只有5個。
報告指出:問題還在惡化,許多大型制藥公司開始從抗生素領域撤出,活躍在抗菌劑發現和開發競技場的只有4家公司。
據調查:2013年,抗菌藥物的開發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小型制藥公司或生物技術公司,以及一些規模稍大的日本公司。
原因
新一代抗生素的開發所受困不只在于細菌的狡詐——它們的進化使目前廣泛使用的抗菌藥物無可奈何,還有許多資金以及
法規問題,因此愿意投入時間和金錢來開發此類藥物的生物技術和制藥公司越來越少。這類候選藥物開發成本高昂,風險卻很大,往往等不到收獲成果就被迫放棄,以至于血本無歸;耐藥細菌感染患者人群數量有限,即使
藥品開發成功,制藥公司從中獲利的前景也不容樂觀。
對策和建議
關于必要采取的步驟,報告認為需要增加新藥審批過程的“清晰度”,使制藥廠商知道如何符合FDA抗生素審評
標準。
IDSA提議:如果要鼓勵制藥公司開發新的抗生素對付那些“夢魘”菌株,聯邦政府必須放寬新抗菌劑研究開發的政策限制,拓寬稅收抵免范圍和程度,向開發高風險候選藥物的生物技術公司提供資金資助,并促進公共和私有
企業的伙伴關系。
IDSA還敦促FDA采取一個“有限人群審批程序”(limited-population approval process),按照這個程序,抗生素可以在特定患者群體進行測試,然后批準該藥于專科醫師指導下只在類似患者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