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在深圳發布《2012~2015年中國彩超市場研究報告》并預測,隨著我國各級醫療機構臨床檢查需求的增加、超聲設備更新換代時代的到來,以及彩超設備價格的下降,未來幾年我國彩超市場年均增長率將達20%左右,2015年我國彩超銷量將突破3.4萬臺(注:2012年不足1.91萬臺)。
彩超走入3D時代
由于具有無創、高靈敏度、應用面廣、低成本和操作方便等優點,超聲設備在我國的普及速度十分迅猛,其市場增速已居各類醫學影像診斷設備的前列。《2012~2015年中國彩超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08~2012年的5年間,我國彩超銷量由8100臺增加到19083臺,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3.9%;銷售總額則由32.8億元增加到61.9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7.2%。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的專業人士費澍告訴記者,近幾年,超聲設備朝著兩個方向發展:一是圖像質量和分辨率越來越高,診斷功能越來越全面、強大;二是產品小型化。例如,掌上B超不僅質量很輕、便于攜帶,且支持電池供電,從而使設備擺脫了電源線的束縛。與此同時,超聲影像技術隨著現代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從應用初期的一維A型和M型超聲成像技術、實時灰階二維B型超聲成像技術,發展到了目前的全數字實時三維(3D)、四維(4D)超聲成像技術。
“3D彩超和4D彩超之間的區別就在于一個時間維。3D彩超是圖片,4D彩超是錄像,后者可以讓孕媽媽看到胎兒一連串的動作。”費澍形象地介紹說。2008~2012年,在我國彩超市場中,實時數字3D彩超、4D彩超的銷量占比從17.1%增加到20.6%;銷售額占比則由38.3%增加到45.8%——已接近彩超市場銷售總額的一半。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實時數字3D彩超、4D彩超是超聲診斷設備的主流發展方向。據《2012~2015年中國彩超市場研究報告》預計,未來2~3年內,3D彩超、4D彩超市場規模將超過普通彩超。
一機多能為主流需求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常務副理事長趙自林告訴記者,如今,醫院在購置超聲診斷系統的時候,多考慮購買所謂的全身應用系統,即“一機多能”型設備。
據介紹,彩超設備從功能上分有多功能彩超和單一功能彩超。顧名思義,單一功能彩超的功能單一,難以滿足綜合性醫院的診療需求。從市場趨勢來看,多功能彩超是主要發展方向。
“每個用戶會根據自己的臨床診療范圍和技術特點來確定具體需求,而綜合型應用的機型是主要的平臺要求。因此,企業在國內推廣超聲設備,應盡量使設備具備完善的功能,功能應用應以腹部臟器、婦產科診斷為主,心血管疾病應用也應該是必需配置。”趙自林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