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莊一強的眼睛經常疼,視力有所下降。但這并不妨礙他談起“戰績”時,表現出的驕傲感。
3月1日,身為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的莊一強,聯合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北京協和醫院骨科副教授余可誼、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發起隨手曝光打擊虛假醫藥廣告的網絡活動。
微博成為主戰場。兩個多月來,莊一強每天工作之余都要花三四個小時,刷相關微博,這使得他眼睛頗感不適。但相對地,在新浪、騰訊、搜狐三大微博平臺40多萬條曝光虛假醫藥廣告微博的戰果,令他感到欣慰。
欣慰的同時,莊一強又深感憂慮:虛假醫藥廣告泛濫的程度,令人驚訝。據統計,2012年由藥監部門移送工商部門查處的全國虛假醫藥廣告中,光藥品類就有18萬例,較2011年翻了兩倍,虛假器械類的廣告則有1.5萬例,是2011年的1.3倍。未被查出的更是數不勝數。
就在微博打假旋風勁刮的時候,4月25日,國家工商總局等8部門聯手啟動了為期3個月的整治虛假違法醫藥廣告專項行動。打擊虛假醫藥廣告,第一次出現官方與民間如此同步的大規模行動。官民合力,讓莊一強看到了徹底整治虛假醫藥廣告的希望。“畢竟,民間的活動只能起到提升公民意識、形成社會聯動、營造社會壓力的作用,最終還是要由有執法權的政府部門出面,才能根治這一頑疾。”莊一強說。
公民意識的覺醒速度讓莊一強感到驚訝,他每天轉發熱心網民曝光的虛假醫藥廣告時都深感,“現在的公民,愿意多做一點對他人,對整個社會正義、社會進步有益的小事,這令人欣喜”。
尤其是“微時代”的大背景,為公民意識提供了實現平臺。微博反腐并且最終推動事態正向發展的案例,被視為推動了網民發聲意愿的催化劑。微博打擊虛假醫藥廣告之所以能夠形成如此大的聲勢,莊一強認為,這就跟已經強大到足以推動社會變化的“微力量”密不可分。
但僅有公民的努力顯然是不夠的。莊一強認為,要完整地形成一張“全殲”虛假醫藥廣告的大網,除了每個公民承擔起社會責任,醫院、媒體身上背負著更重要的責任。
在此輪大規模的打假行動中,醫院已顯示出主動發力、決意承擔責任的跡象。5月12日,莊一強與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中國醫院協會名譽會長曹榮桂、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曾益新院士等聯合發起“院長簽名:抵制虛假醫藥廣告”簽字儀式,多家大醫院院長當場簽名。
媒體則一直被視為打擊虛假醫藥廣告最重要的突破口。目前,90%以上的廣告是通過電視、廣播、報紙、期刊、互聯網等大眾傳播媒介發布的。“媒體責任不明,事發后又往往僅以經濟處罰了事,這讓刊載虛假醫藥廣告的某些媒體屢屢不惜鋌而走險。”莊一強認為,現在的執法力度尤其在對媒體方面,過于軟弱,真要根治虛假頑疾,恐怕還得對違法媒體下重拳。
加大執法力度,這在此次8部門聯合開展的專項行動中,各地出臺的具體舉措有諸多令人期待的細節。“規模很大,力度也增加了,這種方向令人鼓舞。”但莊一強還是覺得,與其他危害群眾生命的惡行相比,虛假醫藥廣告的違法成本依然太低,我們都在期待更強力的執法,“甚至可以醉駕的方式,嚴重者按照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
畢竟,徹底清除虛假醫藥廣告,不僅關乎社會正義,還關乎“社會公平”。“從調查數據來看,大部分虛假醫藥廣告的受害者都是老人或者進城務工人員等弱勢群體,他們有的文化程度不高容易上當,有的則是因為無法享受到健全的醫療保障,而輕信廣告。”莊一強呼吁,民間曝光舉報、政府強力查處的官民互動現在開了個好頭,“但愿能走得遠一點,再遠一點,還所有老百姓在醫療上的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