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3日因“重大資產重組”而發布停牌公告以來,華潤三九(000999.SZ)至今仍舊維持著停牌的狀態。而即便6月22日公司以8075萬元收購華潤東阿阿膠持有的山東臨清華威藥業有限公司100%股份的消息傳出,真正的整合大單仍遲遲未揭曉謎底。
6月25日,本報記者從多名華潤系內部人士處得到的消息,華潤三九此番真正的大目標已鎖定是同為華潤集團旗下的OTC(非處方藥)公司紫竹藥業。“六月初盡職調查已經開始,收購一事已基本確認無誤了。”一位來自紫竹藥業內部的人士告訴記者。
“實際的整合早就開始準備了。盡管最終價格沒有對外公布,不過華潤系內部的企業收購交易通常作價都不會超過15倍PE.”華潤醫藥板塊一位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
華潤醫藥旗下中西藥、處方藥、OTC、保健品等細分業務頗具規模的子公司眾多,而集團以華潤三九、華潤雙鶴(600062.SH)等幾家上市公司作為平臺的整合再造計劃也一直挑動著資本市場的神經。醫藥行業資深投資人士姜廣策向記者指出,華潤系的大規模整合實則是大勢所趨,然而類似這樣的OTC整合理應更早開展,目前作價成本已經變高不少了。
“華威+紫竹”的密集收購
在紫竹藥業這宗重大收購案“風聲走漏”之前,華潤三九從2011年至今的兩年半時間內已經先后收購了六家OTC企業。
前述華潤內部人士表示,以華潤醫藥集團作為上級操盤者的華潤系醫藥資源整合大戲已經漸入高潮,此番華威藥業收購案便是集團方面對東阿阿膠(000423.SZ)、華潤三九這兩家上市公司的一次資源再分配。
根據收購公告,這宗關聯交易旨在豐富產品線、實現業務快速增長。臨清華威是在2000年6月由臨清中藥廠改制而來,是山東省生產中成藥的重點廠家之一,公司是在2009年正式成為華潤東阿阿膠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據悉,臨清華威擁有80個品種規格的生產批準文號,產品包括健腦補腎丸、健胃消食片、六味地黃丸等。截至今年一季度,臨清華威資產總額約為6273萬元,負債逾3000萬元。一季度營業利潤約為207萬元。
興業證券對此宗交易評價道:“公司開啟補益類產品品類管理進程、進一步拓展感冒止咳類用藥及胃腸用藥產品。獨家品種正天丸在去年收入已超過2億。OTC業務中,感冒類用藥、皮膚病用藥及胃腸道用藥為目前的三大支柱品類,預計2012年三者對公司OTC業務的收入貢獻比分別約為52%、19%及29%.”
相較于現已公布的華威收購案,紫竹藥業的所涉金額程度被指將更為巨大,可謂三九收購史上最大一單。
在生殖領域頗有名氣的紫竹藥業旗下的緊急避孕藥毓婷、抗早孕藥物米非司酮市場占有率均為全國第一,并保持了連續三年單產品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銷售勢頭。如若完成收購后,以毓婷為主的拳頭產品被指將對華潤三九原本相對空白的這塊領域進行有力的補充。
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華潤三九實現營收68.91億元,同比增長24.72%.其中,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0.14億元,相較上年同比增長了33.35%.
整合雙刃劍
進入五月以來,華潤系對于醫藥板塊的整合棋局進入了密集的發力期。
5月21日,華潤三九方面公布新組織機構變革方案,此舉被視為集團層面介入并購整合的明確信號。僅三天之后,華潤三九首期公司債券也在深交所正式交易,舉債募資全面并購的收獲期呼之欲出。
“如今華潤系的整合思路早就非常明晰華潤系A股四家上市公司華潤三九、華潤雙鶴、華潤萬東、東阿阿膠產業定位分別為中藥整合平臺、大輸液及普藥整合平臺、醫療器械整合平臺、阿膠特殊藥平臺。此輪看似密集的華潤三九大收購,實則是貫徹這一方針的落地動作。”一位醫藥行業資深分析師表示,“包括廣藥、上藥、九州通等幾家大型醫藥集團這幾年也都紛紛在整合旗下冗余資源,合力出擊。華潤如果不盡早完成這樣的整合,就會落后于競爭者身后。”
然而,在公司大旗一揮的號令之下,整合各色子公司所面臨的不確定性正左右著資本市場的判斷。
“對于華潤三九收購紫竹藥業,公司總體來說是比較接受的。當然,這本身也是來自集團的規劃,具體子公司也沒有提意見的空間。不過雖然長期來看比較樂觀,但是在整合的初期,紫竹內部還是有著自身的擔憂的。”前述紫竹藥業內部人士指出。
該人士坦言,紫竹藥業進入名氣更大的華潤三九系統長期對公司無疑是有利的,但中短期內肯定免不了一陣波動。“三九和我們的風格不一樣,我們必須去適應。三九明確的市場化風格主張在市場上要刺刀見紅、真槍實干的。而紫竹藥業之前更趨于保守,傾向盡量避開激烈的對抗。這對原本比較溫和的紫竹藥業提出了不小的挑戰。”
2011年與2012年華潤三九分別拿下了4家和1家OTC企業,而今年以來5.83億元收購桂林天河藥業之后,華威和紫竹藥業很快又將劃入華潤系OTC“大本營”華潤三九旗下。這些案例當中,絕大多數原本系非上市公司,被收購后突如其來的業績壓力也讓這些子公司忐忑不已。
“并入上市公司以后,我們的財務要公開。包括收入、增速、利潤等指標肯定會提出條條框框的要求。這無疑是讓走慣了自己發展節奏的子公司非常不適應。”前述紫竹藥業內部人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