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3/12/4 0:00:00 來源:
未知
生意社12月4日訊 歲末年終,當中外嬰幼兒奶粉企業正在謀劃明年市場拓展計劃時,國家監管部門再度發文強調嬰幼兒奶粉不得貼牌、委托生產等禁令。昨天,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進一步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提出明確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通過合同或約定,委托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為其加工、制作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采購或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直接進行裝罐、裝袋、裝盒,或者改變包裝、標簽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同時,該局還要求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督查,并提出到明年5月31日前對存在不規范的企業落實整改。
重申奶粉生產“五不準”
據了解,為了重振國內消費市場對國產奶粉的信心,今年我國對嬰幼兒奶粉行業進行大整頓,其中對嬰兒奶粉生產提出多條禁令。
昨天,國家食藥監局再度發布公告,重申“五不準”: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不得接受其他單位和個人委托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為其他品牌持有人或
代理人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冒用他人品牌和包裝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在國內生產其僅在境外注冊商標和
企業名稱、地址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在國內生產標注為境外企業名稱、地址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使用相同原
輔料構成的同一種配方,生產不同產品名稱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使用除牛、羊乳及其乳粉、乳成分制品(包括乳蛋白、乳糖等)以外的其他動物乳和乳制品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
“今年國家出臺‘五不準’禁令后,很多奶粉企業都變得小心謹慎,貼牌生產、委托加工、假洋奶粉現象有所減少。”日前,國內一家嬰幼兒奶粉企業表示,國內嬰幼兒奶粉行業大整頓后,部分不合規企業會退出市場,從而給其它企業帶來新商楊,“再加上有‘單獨二胎’政策利好,在國內的發展空間很大”。
國家食藥監局表示,若違反上述公告要求的,由縣級以上地方食品
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法予以查處;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門檻提高引發行業整合潮
隨著國內嬰幼兒奶粉生產和銷售市場逐步規范,嬰幼兒奶粉生產和銷售門檻大幅提高。記者昨天從國家食藥監局發布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監督檢查規定》看到,新規對企業建立完善質量安全管理制度、自主研發能力、原輔料采購查驗、生產過程控制、產品出廠批批檢驗、產品配方備案、不安全產品召回、消費者投訴處理、食品安全事故處置以及產品可追溯等方面均有明確要求,并要求監管部門對企業質量安全責任開展監督檢查相關內容。
根據上述《規定》,企業應當具備自建自控奶源,建立并落實原輔料采購查驗制度。以生牛乳為原料的企業,應當具有自建自控奶源基地,并逐步做到生鮮乳全部來自企業全資或控股建設的養殖場且質量合格;以原料乳粉為原料的企業,應當確保原料質量可控。同時要求企業建立原輔料供銷商審核制度和進貨驗證制度,對生鮮乳、原料乳粉、乳清粉進行批批檢驗。
新規并要求,企業應當具備檢驗機構、設備和人員,能夠自行開展產品出廠全項目批批檢驗,并要求企業應當定期與第三方檢驗機構進行檢驗能力比對,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值得一提的是,新規還鼓勵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聘請食品安全社會專業機構,定期對企業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進行評價。
國家食藥監局要求,各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督促企業認真貫徹落實,在2014年5月31日前整改落實到位。
廣東一家嬰幼兒奶粉企業負責人表示,國家提高嬰兒奶粉生產門檻,對于規范的大型企業來說,他們是最歡迎的,因為從財力、技術、管理、研發以及其它資源方面,大型企業均能達到國家規定,“目前國內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者,大多是一些小企業、投機者,只有提高門檻,凈化市場行業才會有
健康發展”。
記者發現,國家提高嬰兒奶粉生產門檻,加強監管,也促使行業內自發整合重組,或強強聯手,以增強市場競爭力。最近,圣元宣布收購育嬰博士,其中新產品奶源、研發、生產、品控等環節的資源整合將由圣元公司負責,運營則交給育嬰博士原公司負責;康師傅與日本知名奶粉企業和光堂合作,前者負責和光堂奶粉在華營銷,后者負責生產和研發;伊利再度出手收購意大利最大乳企。據悉,國內知名地產和零售大集團華潤目前正做在接觸貝因美,或有意并購后者。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兩三年,國內嬰幼兒奶粉格局將重構。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