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4/9/19 0:00:00 來源:
未知
9月9日,商務部、發改委等6部門發布了《關于落實2014年度醫改重點任務提升藥品流通服務水平和效率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采取多種方式推進 醫藥分開;鼓勵零售藥店發展和連鎖經營;增強基層和邊遠地區的藥品供應保障能力;加快清理和廢止阻礙藥品流通行業公平競爭的政策規定,構建全國統一市場。 (新華網)
大處方、大檢查,過度治療,一直是醫院久治不愈的“牛皮癬”;看病難、看病貴,因病致貧,一直是老百姓的“心病”。醫療費用居高不下,醫患關系劍拔弩張,“以藥養醫”乃罪魁禍首。故而,“醫藥分開”成醫改標靶,寄托眾望,任重而道遠。
對于醫藥分開,國家和地方都做過很多次嘗試,一開始的“醫藥分家”:醫生開處方,藥劑師配藥,現在已經實現,但是對于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效果不大,只是減輕了醫生的工作量,沒有解決以藥養醫的現實。
2005年左右,一些地方開始實行藥房托管,藥房托管是指醫療機構通過契約形式,在藥房的所有權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將其藥房交由具有較強經營 管理能力,并能夠承擔相應風險的醫藥企業進行有償的經營和管理,明晰醫院藥房所有者、經營者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保證醫院藥房財產保值增值并創造可觀的社 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一種經營活動。這種方式表面上看是將“醫”和“藥”分開,實則不然,相反卻催生出新的腐敗。目前藥房托管的原則基本上是四個不變:藥房 所有權不變,職工身份不變,藥劑科職能不變,保障醫院利潤不變。在保障醫院利潤不便的前提下,隨著參與投標的醫藥公司越來越多,以價格優勢換取競爭優勢的 結果是,醫院收取醫藥銷售比例水漲船高。另一面,藥房托管后還收到降低藥價、讓利于民的指令。醫藥公司不能賠本賺吆喝,羊毛最終出在誰身上?要么通過“公 關”醫院領導,降低應繳利潤比例,從醫院身上拔毛;要么通過“回扣”方式刺激醫生,讓他們開大處方、開高價藥等方式,實現“以醫養藥”。這與減輕老百姓醫 療負擔沒有一毛錢關系;反而比藥房托管前滋生出更多、更嚴重的腐敗。
“醫藥分開”歸根到底就是要實現“醫藥分業”。醫藥分業的具體表現形式就是醫院不設門診藥房,只設住院部藥房,門診病人憑醫師處方,自主選擇社 會藥店購藥,醫院通過醫療技術收取醫療服務費用,藥品的收入只占醫院收入的很小的一部分。醫藥分業的合理性使得醫師沒有藥品促銷的利益驅動,保證使用藥品 的合理和規范性。
當然,要實現醫藥分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眼下需要解決的就是,選取哪些零售藥店代替門診藥房、選取標準是什么、怎樣增強基層和邊遠地區的藥品供應保障能力、醫藥分開以后如何保證醫生的收入等問題。醫藥分開任重而道遠!(劍雪封侯)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