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4/10/23 0:00:00 來源:
未知
在已披露三季報或業績預告的18家醫藥上市公司中,其中15家企業預增,2家預減,1家不確定,預增企業占比高達83.3%。不少業內人士預計,第三、四季度醫藥板塊的業績將好于上半年。
中信證券(山東)青島香港中路營業部投資顧問宗玉良說:“上半年,《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出臺,將解開電商在處方藥銷 售和物流配送方面的政策約束,醫藥電商市場的空間有望大幅擴展。而像中藥板塊,四季度將有多個重磅政策文件密集出臺,比如完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以及控制醫 療費用不合理過快增長的指導性文件等,這些文件的出臺將使市場信心進一步增強。而隨著滬港通腳步的臨近,云南白藥、片仔癀、同仁堂等作為稀缺品種的代表也 將迎來機會。另外,四季度本來就是醫藥行業的旺季,經銷商拿貨意愿增強,基本面有望進一步好轉。”
海通證券湛山一路營業部投資顧問孔力前認為,在三季報前后醫藥板塊有可能發生風格切換,預計業績推動和主題推動兩種方式將會相互交織,繼續為那些具 備估值切換能力的確定性品種帶來投資機會。“三季度業績預期將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全年業績也就此基本形成,把握業績趨勢仍是現階段找投資標的的一條重 要路徑。”她說。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醫藥行業的并購重組也呈現加速態勢。今年以來,醫藥產業投資并購“火力全開”,成為各路資本追逐的熱門領域。截止目前,醫藥行 業共發生121起并購案。其中,在腫瘤治療領域,在應對糖尿病相關領域,以及在新抗生素研發領域等,公司整合與國際企業并購比比皆是。
對此,紫馬基金青島分公司負責人李正光認為,除了少數幾個龍頭企業外,國內醫藥行業企業規模小、數量多、研發水平弱,行業集中度低,因此并購重組符合行業發展趨勢。“特別是一些小市值的績差公司參與行業兼并或跨界轉型積極性會更高。”李正光說。
另外,業內人士提醒說收購之后的資源整合也是不容忽視的“尋寶”機遇。比如,新華制藥近期公告稱,為改變生產方法及調整制劑結構,公司以1.02元 成功競得新達制藥40%的股權;上海萊士則出資47億元收購同路生物 ,以增強在血液制品領域的話語權。李正光認為,產業資本的主導將給原有上市藥企帶來經營層面的新拐點,短線此類個股獲取超額收益概率較大。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